好产品就是卖不出去,为什么?
行外人大多不知道茶油是食用油里面的高端产品,比普通油要贵几倍,而这个品牌的茶油是普通茶油的两三倍,每斤160多。
当然,人家高端有高端的理由,茶叶种植基地都是自己的,雇佣当地专业茶农管理,但是所有的农资都是统一的,尽可能做到健康无污染。
一座茶山从育苗开始到最后能榨出高品质的油,是需要好几年的,这几年,都要亏钱种植,在生产环节,我只能用一流现代化无污染的高科技设备来表达,因为他说的那一套专业词汇,我实在记不住,所以价格高,也是有理由的。
说这么多,主要想表达一个观点,人家做出了真的好东西!
懂营销的人说了,这个地球上好产品太多了,但好产品不一定能做的起来。
这个品牌就是这种状况,想当初投资这个产品也是满腔热血,觉得自己就是要做一个好茶油,要开创一个细分品类,填补国内空白,等真的做出来了,却发现推一个品牌~好难!(仿《爱一个人好难》的调调来读这句话)
原来的模式就是发展省级代理,省级代理发展市代,然后做商超,做高端超市,走高端会所,这么高的客单价,给渠道留出足够的空间,渠道没理由不努力是不是?
是,渠道真的很努力,花钱进商超、做推广,可惜就是没动销。
高端产品,市场接受度不高,需要培育期,咱先养一年试试,很不幸,结果还是不行,销量有限。
当时发展了近三百家经销商,销量都很惨淡。大客户也做了,但靠一桶一桶卖油这事,就真的走不通。
他们当时既痛苦又迷茫,这么好的产品,怎么就打不开市场?好歹也是稀缺产品啊,油这个产品,每个家庭都需要啊,而且跟健康息息相关,但大多数家庭的用油量一年也就几百元,莫非就真的不存在这个产品的高端市场?
奇迹般的扭转
后来,他们换了一个思路,砍掉所有的传统渠道,300家经销商一家不留,当然人家不赚钱,也不会一直做下去,也是凭着对渠道负责的态度。
干脆改用会员制,每个会员每年一万元,供应一定量的茶油,你要两份也可以,但每份就是一万元,不再一瓶一瓶的卖产品了。
有一点不同的是,这个会员是按家庭来算的,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他们除了提供茶油之外,还可以安排会员家庭到茶山旅游,而且,还可以承包茶山委托经营,他们还推出了一个公益行动,会员每承包一亩茶山,公司就做出一份公益事业。
这种会员制居然逐渐的打开了本来没有希望的市场。
大家想想,食用油这种产品,购买的决策权在谁那里?父母,或者家庭主妇,在超市里,父母们一般不会买这么贵油,一看就吓一跳,又不了解。
高端白领金领客户,一般会买进口的橄榄油,这也是习惯了,中国产的茶油是个什么品类?应该跟谁归类?为什么可以替代橄榄油?这个新品类的教育工作需要时间。
对于富豪家庭,买油这种事,当家人一般不管,都是交给保姆了。
所以,这个高端的产品跟掌握决策权的人不对等。这种现象很普遍,商品的享用人和购买的决策者是分离的。
现在采用这种会员模式,直接针对老板这种富翁阶层直接沟通,让老板钦定家庭用油,而且成为会员一劳永逸的交给其他人来处理,家庭的柴米油盐这种琐事带来的烦恼和购买障碍就不存在了。
而且,还能去茶山旅游,还能做公益,买个油,还能做这么多事儿,何乐而不为?
据说,他们发展一年下来,已经有一万多名会员,每人一万元,一万多会员,你懂的,这是以前不能比的。
把一个产品的决策层级改变之后,局面就不同了。原来是卖产品,虽然贵,虽然是高端,但是决策者还是低级的,因为产品还是属于油盐酱醋的琐事消费;现在,仍然贵,但是决策的层级是高的,因为产品已经脱离了琐事消费的层级,而变成了家庭生活方式的级别。
同样的产品,换一个方式去卖,改变决策链,就换了一个生死场。
你或许问,他们哪来那么多会员啊?
这就是另一个知识点了,他们虽然砍掉了卖产品的传统渠道商,但是他们仍然需要发展另一个渠道商,那就是卖会员的渠道。
他们通过跟各种高尔夫俱乐部,各种企业家社群,各种高端会所合作,发展会员,甚至先旅游先体验再发展会员,这都不是大事。
重要的是,这个产品的生态流程走通了。
本文转自思路网 (文/冯华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