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的系统工具?
Linux用户常用的10个工具,其中包括网络监控、系统审计或其它有用命令,这10个Linux工具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工作和使用效率,非常实用。分别如下:
1.w
对,你没看错,就是 w 命令。使用该命令我们可以查看到当前登录系统的用户是谁,以及执行了哪些命令。
2.nmon
Nmon 是一个可以监控当前系统性能的小工具,使用之前需要先用如下命令进行安装:
sudo apt-getinstall nmon
安装好后执行 nmon 命令即可打开:
nmon
nmon 可以查看网络、CPU、内存和磁盘的使用情况。
打开之后按 c 查看 CPU 信息:
打开之后按 n 查看网络信息:
磁盘空间监控(磁盘使用率)是IT运维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监控项目之一,主要监控计算机的逻辑磁盘空间使用率,在一些较大增长率的系统(比如Oracle表空间的分区、访问日志记录分区等)中对磁盘空间的监控显得十分重要。
哲涛SUM服务器监控软件可以对Windows的磁盘空间、Linux的磁盘空间、AIX的磁盘空间、Solaris的磁盘空间、HP-UNIX的磁盘空间、FreeBSD的磁盘空间以及任何GNU Linux版本的磁盘空间进行监控。SUM服务器监控软件中磁盘空间监控主要包括磁盘空间使用率指标、磁盘已用空间、磁盘剩余空间以及磁盘总空间等的监控项目。
磁盘空间使用率监控-SUM服务器监控软件
3.ncdu
ncdu 命令可以用来查看和分析 Linux 中各目录对磁盘空间占用情况的工具,请使用如下命令进行安装:
apt-getinstall ncdu
安装好后执行如下命令即可从根目录开始分析:
ncdu/
注意:执行上述命令会占用大量磁盘 I/O
分析完成后,会生成类似如下截图的输出:
我们可以在结果界面按 n 按名称进行排序或按 s 按大小进行排序。
SUM服务器监控软件对Linux的监控是SUM最基本的功能之一。
哲涛SUM服务器监控软件作为集中监控平台类软件,它对各种Linux操作系统可以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它主要对Linux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空间使用、进程等进行统一的监控。在SUM服务器监控软件中,不仅可以对Linux系统基本性能进行监控,同时还可以对Linux一定的集中管理,比如执行Linux的命令、重启Linux服务器、重启某些进程等。
Linux监控、Linux服务器监控、Linux CPU监控、Linux内存监控、Linux磁盘监控
4.slurm
slurm 是一个网卡带宽监控命令行实用程序,它会自动生成 ASCII 图形输出。使用之前先用如下命令进行安装:
apt-getinstall slurm
使用如下命令进行输出:
slurm-i
slurm 界面中可以执行如下选项:
◆I:显示lx/tx状态
◆c:切换到经典界面
◆r:手动刷新界面
◆q:退出工具
5.findmnt
Findmnt 是一个 Linux 内置的命令行工具,它主要用于查找挂载的文件系统状态。Findmnt 可以查看到当前系统中已挂载的设备,在必要时还可进行 mount 或 unmount 操作。
执行 findmnt 命令后会看到如下输入:
当然,还有如下参数可用:
◆findmnt -l :以列表方式进行输出
◆findmnt -s :输出 fstab 中挂载的设备
◆findmnt -t ext4 :按文件系统类型进行输出
6.dstat
dstat 是一个可以非常灵活使用和进行组合使用的工具,它可用于监控内存、进行、网络及磁盘性能,可用于替代 ifstat、iostat、dmstat等工具。使用之前需先执行如下命令进行安装:
apt-getinstall dstat
执行如下命令可以看到所有监控数据:
dstat
其可选参数非常多,常用的有:
◆dstat -c : 监控CPU
◆dstat -cdl -D sda1 :监控CPU详细信息
◆dstat -d :监控磁盘
7.saidar
saidar 是另一个 CLI 系统数据监控和统计工具,可提供有关磁盘、网络、存储和 SWAP 的监控信息。使用之前需先使用如下命令进行安装:
sudo apt-getinstall saidar
安装完成后可直接执行 saidar 进行输出,但我们通常使用带参数的命令生成带颜色输出:
saidar-c
8.ss
ss 全称 socket statistics,是一个可以替代 netstat 的网络连接查看工具。
直接执行 ss 即可进行查看:
常用参数有:
ss -A tcp :指定查看协议
ss -ltp :显示进程名称和 PID
9.ccze
ccze 非常有用,它可以用不同颜色高亮日志,协助管理员进行区分和查看分析。使用之前需先使用如下命令进行安装:
apt-getinstall ccze
我们可以使用类似如下方式进行使用:
tailf/var/log/syslog|ccze
而使用 ccze -l 参数可以查看其支持的日志类型。
10.ranwhen.py
我们最后介绍的 ranwhen.py 是一个 python 工具,它可以以图形方式显示系统活动。
要使用该工具需要先安装 python 语言支持:
sudo
apt-add-repository ppa:fkrull/deadsnakes
sudo apt-getupdate
sudo apt-getinstall python3.2
然后下载ranwhen.py
wget
https://github.com/p-e-w/ranwhen/archive/master.zip
unzip master.zip&&cd ranwhen-master
使用如下命令即可执行ranwhen.py
python3.2ranwhen.py
Linux命令行界面通常使用的程序编辑器是?
Linux操作系统下,大家最经常使用的编辑器是vi和vim。
vi类似于Windows平台的记事本notpad,文字的格式样式比较单一。vim类似于Windows平台的写字板,文字的样式相对丰富。
在Linux平台打开配置文件,建议使用vim。不同类型的文字,颜色不同,可以让你快速区分出哪些是配置项,哪些是注释文字。
如何在Linux中用命令行工具管理KVM虚拟环境?
第一步: 配置存储池 Virsh命令行工具是一款管理virsh客户域的用户界面。virsh程序能在命令行中运行所给的命令以及它的参数。 本节中,我们要用它给我们的KVM环境创建存储池。想知道关于这个工具的更多信息,用以下这条命令。 # man virsh
1. 用virsh带pool-define-as的命令来定义新的存储池,你需要指定名字、类型和类型参数。 本例中,我们将名字取为Spool1,类型为目录。默认情况下你可以提供五个参数给该类型: source-host source-path source-dev source-name target 对于目录类型,我们需要用最后一个参数“target”来指定存储池的路径,其它参数项我们可以用“-”来填充。 # virsh pool-define-as Spool1 dir – – – – “/mnt/personal-data/SPool1/” 创建新存储池
2. 查看环境中我们所有的存储池,用以下命令。 # virsh pool-list –all 列出所有存储池
3. 现在我们来构造存储池了,用以下命令来构造我们刚才定义的存储池。 # virsh pool-build Spool1 构造存储池
4. 用带pool-start参数的virsh命令来激活并启动我们刚才创建并构造完成的存储池。 # virsh pool-start Spool1 激活存储池
5. 查看环境中存储池的状态,用以下命令。 # virsh pool-list –all
如何在Linux中使用rz/sz工具进行文件传输?
一般来说,linux服务器大多是通过ssh客户端来进行远程的登陆和管理的,使用ssh登陆linux主机以后,如何能够快速的和本地机器进行文件的交互呢,也就是上传和下载文件到服务器和本地; 与ssh有关的两个命令可以提供很方便的操作: sz:将选定的文件发送(send)到本地机器 rz:运行该命令会弹出一个文件选择窗口,从本地选择文件上传到服务器(receive) rz,sz是便是Linux/Unix同Windows进行ZModem文件传输的命令行工具 windows端需要支持ZModem的telnet/ssh客户端(比如SecureCRT) 运行命令rz,即是接收文件,SecureCRT就会弹出文件选择对话框,选好文件之后关闭对话框,文件就会上传到当前目录 注意:单独用rz会有两个问题:上传中断、上传文件变化(md5不同),解决办法是上传是用rz -be,并且去掉弹出的对话框中“Upload files as ASCII”前的勾选。 -b binary 用binary的方式上传下载,不解释字符为ascii -e 强制escape 所有控制字符,比如Ctrl+x,DEL等 运行命令sz file1 file2就是发文件到windows上(保存的目录是可以配置)比ftp命令方便多了,而且服务器不用再开FTP服务了 PS:Linux上rz/sz这两个小工具安装lrzsz-x.x.xx.rpm即可。 当然,还可以设置一下目录了: 在SecureCRT设置一下上传和下载的默认目录 options–》session options–》file transfer 下可以设置上传和下载的目录 剩下的你只要在用SecureCRT登陆linux终端的时候: 发送文件到客户端:sz filename zmodem接收可以自行启动。 从客户端上传文件到linux服务端: 只要服务端执行 : rz 然后在 SecureCRT 里选文件发送,协议 zmodem Linux下和Windows之间的文件传输工具rz/sz(lrz/lsz) 介绍 【什么是rz/sz (lsz/lrz)】 简单说就是,可以很方便地用这两个sz/rz工具,实现Linux下和Windows之间的文件传输(发送和接收),速度大概为10KB/s,适合中小文件。rz/sz 通过Zmodem协议传输数据。 【为什么要用rz/sz】 普通Linux和Windows之间的文件共享方法,主要有建立nfs实现文件共享,和tftp之类的方法,但是都很麻烦,而如果只是小文件(几十 K,几百K),那么直接用rz/sz,就显得极其地方便了。大文件的话,还是要考虑上面说得,其他的共享方法了,毕竟,rz/sz速度只有10K左右,传 大文件会累死人的
linux服务器监控的几个方法和命令?
概述
今天主要对mpstat、iostat、sar、vmstat命令做一下总结,这几个命令都是属于运维人员必须掌握的,所以,能不偷懒就不偷懒了。
1、mpstat
mpstat是Multiprocessor Statistics的缩写,是实时监控工具,报告与cpu的一些统计信息这些信息都存在/proc/stat文件中,在多CPU系统里,其不但能查看所有的CPU的平均状况的信息,而且能够有查看特定的cpu信息,mpstat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查看多核心的cpu中每个计算核心的统计数据;而且类似工具vmstat只能查看系统的整体cpu情况。
实例:查看多核cpu当前运行的状况,每两秒更新一次,一共更新5次
# mpstat 2 5
说明:
%user 在internal时间段里,用户态的CPU时间(%),不包含nice值为负进程 (usr/total)*100
%nice 在internal时间段里,nice值为负进程的CPU时间(%) (nice/total)*100
%sys 在internal时间段里,内核时间(%) (system/total)*100
%iowait 在internal时间段里,硬盘IO等待时间(%) (iowait/total)*100
%irq 在internal时间段里,硬中断时间(%) (irq/total)*100
%soft 在internal时间段里,软中断时间(%) (softirq/total)*100
%idle 在internal时间段里,CPU除去等待磁盘IO操作外的因为任何原因而空闲的时间闲置时间(%) (idle/total)*100
2、iostat
iostat用于输出CPU和磁盘I/O相关的统计信息.
语法:
iostat | ALL ] | ALL ] ] ]
实例1:
–参数-d表示显示设备磁盘的使用状态;-k表示某些使用block为单位的列强制使用kilobytes为单位,2表示数据每隔2秒刷新一次 6表示一共刷新6次
# iostat -d -k 2 6
说明:
tps:该设备每秒的传输次数(Indicate the number of transfers per second that were issued to the device.)。
“一次传输”意思是”一次I/O请求”。多个逻辑请求可能会被合并为”一次I/O请求”。”一次传输”请求的大小是未知的。
kB_read/s:每秒从设备(drive expressed)读取的数据量;
kB_wrtn/s:每秒向设备(drive expressed)写入的数据量;
kB_read:读取的总数据量;
kB_wrtn:写入的总数量数据量;这些单位都为Kilobytes。
实例2:
–可以把K单位换成M
# iostat -d -m 2 6
实例3:
–使用iostat查看cpu统计信息使用-C参数
# iostat -c 2 6
实例4:-X参数
–iostat还有一个比较常用的-X参数,该选项将用于显示和io相关的扩展数据。
# iostat -d -x -k 1 6
3、sar
sar(System ActivityReporter系统活动情况报告)是目前Linux上最为全面的系统性能分析工具之一,可以从多方面对系统的活动进行报告,包括:文件的读写情况、系统调用的使用情况、磁盘I/O、CPU效率、内存使用状况、进程活动及IPC有关的活动等,sar命令有sysstat安装包安装。
语法:
sar ]
–Options are:
-A:所有报告的总和
-b:显示I/O和传递速率的统计信息
-B:显示换页状态
-d:输出每一块磁盘的使用信息
-e:设置显示报告的结束时间
-f:从制定的文件读取报告
-i:设置状态信息刷新的间隔时间
-P:报告每个CPU的状态
-R:显示内存状态
–u:输出cpu使用情况和统计信息
–v:显示索引节点、文件和其他内核表的状态
-w:显示交换分区的状态
-x:显示给定进程的装
-r:报告内存利用率的统计信息
实例1:
–每2秒采样一次,连续4次,观察cpu的使用情况,并将采样的结果以二进制形式存入当前目录下的文件sar中,如下:
# sar -u -o sar 2 4
实例2:
–从二进制中调取
# sar -u -f /root/sar
实例3:
–报告每个cpu的状态,1秒一次,一共4次
# sar -p 1 4
实例4:
–查看平均负载
#sar -q
实例5:
–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sar -r
实例6:
–查看系统swap分区的统计信息
# sar -w
实例7:
–磁盘使用统计信息
# sar -d
默认监控:
sar 5 5 // CPU和IOWAIT统计状态
(1) sar -b 5 5 // IO传送速率
(2) sar -B 5 5 // 页交换速率
(3) sar -c 5 5 // 进程创建的速率
(4) sar -d 5 5 // 块设备的活跃信息
(5) sar -n DEV 5 5 // 网路设备的状态信息
(6) sar -n SOCK 5 5 // SOCK的使用情况
(7) sar -n ALL 5 5 // 所有的网络状态信息
(8) sar -P ALL 5 5 // 每颗CPU的使用状态信息和IOWAIT统计状态
(9) sar -q 5 5 // 队列的长度(等待运行的进程数)和负载的状态
(10) sar -r 5 5 // 内存和swap空间使用情况
(11) sar -R 5 5 // 内存的统计信息(内存页的分配和释放、系统每秒作为BUFFER使用内存页、每秒被cache到的内存页)
(12) sar -u 5 5 // CPU的使用情况和IOWAIT信息(同默认监控)
(13) sar -v 5 5 // inode, file and other kernel tablesd的状态信息
(14) sar -w 5 5 // 每秒上下文交换的数目
(15) sar -W 5 5 // SWAP交换的统计信息(监控状态同iostat 的si so)
(16) sar -x 2906 5 5 // 显示指定进程(2906)的统计信息,信息包括:进程造成的错误、用户级和系统级用户CPU的占用情况、运行在哪颗CPU上
(17) sar -y 5 5 // TTY设备的活动状态
(18) 将输出到文件(-o)和读取记录信息(-f)
4、vmstat
vmstat命令是最常见的Linux/Unix监控工具,可以展现给定时间间隔的服务器的状态值,包括服务器的CPU使用率,内存使用,虚拟内存交换情况,IO读写情况。这个命令是我查看Linux/Unix最喜爱的命令,一个是Linux/Unix都支持,二是相比top,我可以看到整个机器的CPU,内存,IO的使用情况,而不是单单看到各个进程的CPU使用率和内存使用率(使用场景不一样)。
实例1:
–第一个参数是采样的时间间隔数,单位是秒,第二个参数是采样的次数
–如果想在一段时间内一直监控可执行# vmstat 2
# vmstat 2 6
说明:
r 表示运行队列(就是说多少个进程真的分配到CPU),当这个值超过了CPU数目,就会出现CPU瓶颈了。这个也和top的负载有关系,一般负载超过了3就比较高,超过了5就高
,超过了10就不正常了,服务器的状态很危险。top的负载类似每秒的运行队列。如果运行队列过大,表示你的CPU很繁忙,一般会造成CPU使用率很高。
b 表示阻塞的进程
swpd 虚拟内存已使用的大小,如果大于0,表示你的机器物理内存不足了,如果不是程序内存泄露的原因,那么你该升级内存了或者把耗内存的任务迁移到其他机器。
free 空闲的物理内存的大小
buff Linux/Unix系统是用来存储,目录里面有什么内容,权限等的缓存
cache cache直接用来记忆我们打开的文件,给文件做缓冲
si 每秒从磁盘读入虚拟内存的大小,如果这个值大于0,表示物理内存不够用或者内存泄露了,要查找耗内存进程解决掉。
so 每秒虚拟内存写入磁盘的大小,如果这个值大于0,同上
bi 块设备每秒接收的块数量,这里的块设备是指系统上所有的磁盘和其他块设备,默认块大小是1024byte
bo 块设备每秒发送的块数量,例如我们读取文件,bo就要大于0。bi和bo一般都要接近0,不然就是IO过于频繁,需要调整。
in 每秒CPU的中断次数,包括时间中断
cs 每秒上下文切换次数
us 用户CPU时间
sy 系统CPU时间,如果太高,表示系统调用时间长,例如是IO操作频繁。
id 空闲 CPU时间
wt 等待IO CPU时间。
这种基础命令一定要会,建议大家熟记,后面会分享更多devops和DBA方面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