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C 框架的讨论一直是各个技术交流群中的热点话题,阿里的 dubbo,新浪微博的 motan,谷歌的 grpc,以及不久前蚂蚁金服开源的 sofa,都是比较出名的 RPC 框架。RPC 框架,或者一部分人习惯称之为服务治理框架,更多的讨论是存在于其技术架构,比如 RPC 的实现原理,RPC 各个分层的意义,具体 RPC 框架的源码分析…但却并没有太多话题和“如何设计 RPC 接口”这样的业务架构相关。

设计RPC接口时,你有考虑过这些吗?-编程知识网

段子

可能很多小公司程序员还是比较关心这个问题的,这篇文章主要分享下一些个人眼中 RPC 接口设计的最佳实践。

初识 RPC 接口设计

由于 RPC 中的术语每个程序员的理解可能不同,所以文章开始,先统一下 RPC 术语,方便后续阐述。

大家都知道共享接口是 RPC 最典型的一个特点,每个服务对外暴露自己的接口,该模块一般称之为 api;外部模块想要实现对该模块的远程调用,则需要依赖其 api;每个服务都需要有一个应用来负责实现自己的 api,一般体现为一个独立的进程,该模块一般称之为 app。

api 和 app 是构建微服务项目的最简单组成部分,如果使用 maven 的多 module 组织代码,则体现为如下的形式。

serviceA 服务

serviceA/pom.xml 定义父 pom 文件

<modules><module>serviceA-api</module><module>serviceA-app</module>
</modules><packaging>pom</packaging>
<groupId>moe.cnkirito</groupId>
<artifactId>serviceA</artifactId>
<version>1.0.0-SNAPSHOT</version>

serviceA/serviceA-api/pom.xml 定义对外暴露的接口,最终会被打成 jar 包供外部服务依赖

<parent><artifactId>serviceA</artifactId><groupId>moe.cnkirito</groupId><version>1.0.0-SNAPSHOT</version>
</parent><packaging>jar</packaging>
<artifactId>serviceA-api</artifactId>

serviceA/serviceA-app/pom.xml 定义了服务的实现,一般是 springboot 应用,所以下面的配置文件中,我配置了 springboot 应用打包的插件,最终会被打成 jar 包,作为独立的进程运行。

<parent><artifactId>serviceA</artifactId><groupId>moe.cnkirito</groupId><version>1.0.0-SNAPSHOT</version>
</parent><packaging>jar</packaging>
<artifactId>serviceA-app</artifactId><build><plugins><plugin><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artifactId>spring-boot-maven-plugin</artifactId></plugin></plugins>
</build>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样一个微服务模块就实现了。

旧 RPC 接口的痛点

统一好术语,这一节来描述下我曾经遭遇过的 RPC 接口设计的痛点,相信不少人有过相同的遭遇。

  • 查询接口过多。各种 findBy 方法,加上各自的重载,几乎占据了一个接口 80% 的代码量。这也符合一般人的开发习惯,因为页面需要各式各样的数据格式,加上查询条件差异很大,便造成了:一个查询条件,一个方法的尴尬场景。这样会导致另外一个问题,需要使用某个查询方法时,直接新增了方法,但实际上可能这个方法已经出现过了,隐藏在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方法中。

  • 难以扩展。接口的任何改动,比如新增一个入参,都会导致调用者被迫升级,这也通常是 RPC 设计被诟病的一点,不合理的 RPC 接口设计会放大这个缺点。

  • 升级困难。 在之前的 “初识 RPC 接口设计”一节中,版本管理的粒度是 project,而不是 module,这意味着:api 即使没有发生变化,app 版本演进,也会造成 api 的被迫升级,因为 project 是一个整体。问题又和上一条一样了,api 一旦发生变化,调用者也得被迫升级,牵一发而动全身。

  • 难以测试。接口一多,职责随之变得繁杂,业务场景各异,测试用例难以维护。特别是对于那些有良好习惯编写单元测试的程序员而言,简直是噩梦,用例也得跟着改。

  • 异常设计不合理。在既往的工作经历中曾经有一次会议,就 RPC 调用中的异常设计引发了争议,一派人觉得需要有一个业务 CommonResponse,封装异常,每次调用后,优先判断调用结果是否 success,在进行业务逻辑处理;另一派人觉得这比较麻烦,由于 RPC 框架是可以封装异常调用的,所以应当直接 try catch 异常,不需要进行业务包裹。在没有明确规范时,这两种风格的代码同时存在于项目中,十分难看!

在千米网的三个月中,看了不少最佳实践。加上一次公司内部易永健老师的分享,涉及到了相同的话题,耳濡目染,这些曾经我发觉的痛点也逐渐有了解决之道。

单参数接口

如果你使用过 springcloud ,可能会不适应 http 通信的限制,因为 @RequestBody 只能使用单一的参数,也就意味着,springcloud 构建的微服务架构下,接口天然是单参数的。而 RPC 方法入参的个数在语法层面是不会受到限制的,但如果强制要求入参为单参数,会解决一部分的痛点。

使用 Specification 模式解决查询接口过多的问题

public interface StudentApi{Student findByName(String name);List<Student> findAllByName(String name);Student findByNameAndNo(String name,String no);Student findByIdcard(String Idcard);
}

如上的多个查询方法目的都是同一个:根据条件查询出 Student,只不过查询条件有所差异。试想一下,Student 对象假设有 10 个属性,最坏的情况下它们的排列组合都可能作为查询条件,这便是查询接口过多的根源。

public interface StudentApi{Student findBySpec(StudentSpec spec);List<Student> findListBySpec(StudentListSpec spec);Page<Student> findPageBySpec(StudentPageSpec spec);
}

上述接口便是最通用的单参接口,三个方法几乎囊括了 99% 的查询条件。所有的查询条件都被封装在了 StudentSpec,StudentListSpec,StudentPageSpec 之中,分别满足了单对象查询,批量查询,分页查询的需求。如果你了解领域驱动设计,会发现这里借鉴了其中 Specification 模式的思想。

单参数易于做统一管理

public interface SomeProvider {void opA(ARequest request);void opB(BRequest request);CommonResponse<C> opC(CRequest request);
}

入参中的入参虽然形态各异,但由于是单个入参,所以可以统一继承 AbstractBaseRequest,即上述的 ARequest,BRequest,CRequest 都是 AbstractBaseRequest 的子类。在千米内部项目中,AbstractBaseRequest 定义了 traceId、clientIp、clientType、operationType 等公共入参,减少了重复命名,我们一致认为,这更加的 OO。

有了 AbstractBaseRequest,我们可以更加轻松地在其之上做 AOP,千米的实践中,大概做了如下的操作:

  • 请求入参统一校验(request.checkParam(); param.checkParam();)

  • 实体变更统一加锁,降低锁粒度

  • 请求分类统一处理(if (request instanceof XxxRequest))

  • 请求报文统一记日志(log.setRequest(JsonUtil.getJsonString(request)))

  • 操作成功统一发消息

如果不遵守单参数的约定,上述这些功能也并不是无法实现,但所需花费的精力远大于单参数,一个简单的约定带来的优势,我们认为是值得的。

单参数入参兼容性强

还记得前面的小节中,我提到了 SpringCloud,在 SpringCloud Feign 中,接口的入参通常会被 @RequestBody 修饰,强制做单参数的限制。千米内部使用了 Dubbo 作为 Rpc 框架,一般而言,为 Dubbo 服务设计的接口是不能直接用作 Feign 接口的(主要是因为 @RequestBody 的限制),但有了单参数的限制,便使之成为了可能。为什么我好端端的 Dubbo 接口需要兼容 Feign 接口?可能会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莫急,这样做的初衷当然不是为了单纯做接口兼容,而是想充分利用 HTTP 丰富的技术栈以及一些自动化工具。

  • 自动生成 HTTP 接口实现(让服务端同时支持 Dubbo 和 HTTP 两种服务接口)

看过我之前文章的朋友应该了解过一个设计:千米内部支持的是 Dubbo 协议和 HTTP 协议族(如 JSON RPC 协议,Restful 协议),这并不意味着程序员需要写两份代码,我们可以通过 Dubbo 接口自动生成 HTTP 接口,体现了单参数设计的兼容性之强。

  • 通过 Swagger UI 实现对 Dubbo 接口的可视化便捷测试

又是一个兼容 HTTP 技术栈带来的便利,在 Restful 接口的测试中,Swagger 一直是备受青睐的一个工具,但可惜的是其无法对 Dubbo 接口进行测试。兼容 HTTP 后,我们只需要做一些微小的工作,便可以实现 Swagger 对 Dubbo 接口的可视化测试。

  • 有利于 TestNg 集成测试

自动生成 TestNG 集成测试代码和缺省测试用例,这使得服务端接口集成测试变得异常简单,程序员更能集中精力设计业务用例,结合缺省用例、JPA 自动建表和 PowerMock 模拟外部依赖接口实现本机环境。

设计RPC接口时,你有考虑过这些吗?-编程知识网

TestNg 自动化测试

这块涉及到了公司内部的代码,只做下简单介绍,我们一般通过内部项目 com.qianmi.codegenerator:api-dubbo-2-restful ,com.qianmi.codegenerator:api-request-json 生成自动化的测试用例,方便测试。而这些自动化工具中大量使用了反射,而由于单参数的设计,反射用起来比较方便。

接口异常设计

首先肯定一点,RPC 框架是可以封装异常的,Exception 也是返回值的一部分。在 go 语言中可能更习惯于返回 err,res 的组合,但 JAVA 中我个人更偏向于 try catch 的方法捕获异常。RPC 接口设计中的异常设计也是一个注意点。

初始方案

public interface ModuleAProvider {void opA(ARequest request);void opB(BRequest request);CommonResponse<C> opC(CRequest request);
}

我们假设模块 A 存在上述的 ModuleAProvider 接口,ModuleAProvider 的实现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异常,例如可能存在的异常 ModuleAException,调用者实际上并不知道 ModuleAException 的存在,只有当出现异常时,才会知晓。对于 ModuleAException 这种业务异常,我们更希望调用方能够显示的处理,所以 ModuleAException 应该被设计成 Checked Excepition。

正确的异常设计姿势

public interface ModuleAProvider {void opA(ARequest request) throws ModuleAException;void opB(BRequest request) throws ModuleAException;CommonResponse<C> opC(CRequest request) throws ModuleAException;
}

上述接口中定义的异常实际上也是一种契约,契约的好处便是不需要叙述,调用方自然会想到要去处理 Checked Exception,否则连编译都过不了。

调用方的处理方式

在 ModuleB 中,应当如下处理异常:

public class ModuleBService implements ModuleBProvider {@ReferenceModuleAProvider moduleAProvider;@Overridepublic void someOp() throws ModuleBexception{try{moduleAProvider.opA(...);}catch(ModuleAException e){throw new ModuleBException(e.getMessage());}}@Overridepublic void anotherOp(){try{moduleAProvider.opB(...);}catch(ModuleAException e){// 业务逻辑处理}}
}

someOp 演示了一个异常流的传递,ModuleB 暴露出去的异常应当是 ModuleB 的 api 模块中异常类,虽然其依赖了 ModuleA ,但需要将异常进行转换,或者对于那些意料之中的业务异常可以像 anotherOp() 一样进行处理,不再传递。这时如果新增 ModuleC 依赖 ModuleB,那么 ModuleC 完全不需要关心 ModuleA 的异常。

异常与熔断

作为系统设计者,我们应该认识到一点:RPC 调用,失败是常态。通常我们需要对 RPC 接口做熔断处理,比如千米内部便集成了 Netflix 提供的熔断组件 Hystrix。Hystrix 需要知道什么样的异常需要进行熔断,什么样的异常不能够进行熔断。在没有上述的异常设计之前,回答这个问题可能还有些难度,但有了 Checked Exception 的契约,一切都变得明了清晰了。

public class ModuleAProviderProxy {@Referenceprivate ModuleAProvider moduleAProvider;@HystrixCommand(ignoreExceptions = {ModuleAException.class})public void opA(ARequest request) throws ModuleAException {moduleAProvider.opA(request);}@HystrixCommand(ignoreExceptions = {ModuleAException.class})public void opB(BRequest request) throws ModuleAException {moduleAProvider.oBB(request);}@HystrixCommand(ignoreExceptions = {ModuleAException.class})public CommonResponse<C> opC(CRequest request) throws ModuleAException {return moduleAProvider.opC(request);}}

如服务不可用等原因引发的多次接口调用超时异常,会触发 Hystrix 的熔断;而对于业务异常,我们则认为不需要进行熔断,因为对于接口 throws 出的业务异常,我们也认为是正常响应的一部分,只不过借助于 JAVA 的异常机制来表达。实际上,和生成自动化测试类的工具一样,我们使用了另一套自动化的工具,可以由 Dubbo 接口自动生成对应的 Hystrix Proxy。我们坚定的认为开发体验和用户体验一样重要,所以公司内部会有非常多的自动化工具。

API 版本单独演进

引用一段公司内部的真实对话:

A:我下载了你们的代码库怎么编译不通过啊,依赖中 xxx-api-1.1.3 版本的 jar 包找不到了,那可都是 RELEASE 版本啊。

B:你不知道我们 nexus 容量有限,只能保存最新的 20 个 RELEASE 版本吗?那个 API 现在最新的版本是 1.1.31 啦。

A:啊,这才几个月就几十个 RELEASE 版本啦?这接口太不稳定啦。

B:其实接口一行代码没改,我们业务分析是很牛逼的,一直很稳定。但是这个 API 是和我们项目一起打包的,我们需求更新一次,就发布一次,API 就被迫一起升级版本。发生这种事,大家都不想的。

在单体式架构中,版本演进的单位是整个项目。微服务解决的一个关键的痛点便是其做到了每个服务的单独演进,这大大降低了服务间的耦合。正如我文章开始时举得那个例子一样:serviceA 是一个演进的单位,serviceA-api 和 serviceA-app 这两个 Module 从属于 serviceA,这意味着 app 的一次升级,将会引发 api 的升级,因为他们是共生的!而从微服务的使用角度来看,调用者关心的是 api 的结构,而对其实现压根不在乎。所以对于 api 定义未发生变化,其 app 发生变化的那些升级,其实可以做到对调用者无感知。在实践中也是如此
api 版本的演进应该是缓慢的,而 app 版本的演进应该是频繁的。
所以,对于这两个演进速度不一致的模块,我们应该单独做版本管理,他们有自己的版本号。

问题回归

  • 查询接口过多。各种 findBy 方法,加上各自的重载,几乎占据了一个接口 80% 的代码量。这也符合一般人的开发习惯,因为页面需要各式各样的数据格式,加上查询条件差异很大,便造成了:一个查询条件,一个方法的尴尬场景。这样会导致另外一个问题,需要使用某个查询方法时,直接新增了方法,但实际上可能这个方法已经出现过了,隐藏在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方法中。

解决方案:使用单参+Specification 模式,降低重复的查询方法,大大降低接口中的方法数量。

  • 难以扩展。接口的任何改动,比如新增一个入参,都会导致调用者被迫升级,这也通常是 RPC 设计被诟病的一点,不合理的 RPC 接口设计会放大这个缺点。

解决方案:单参设计其实无形中包含了所有的查询条件的排列组合,可以直接在 app 实现逻辑的新增,而不需要对 api 进行改动(如果是参数的新增则必须进行 api 的升级,参数的废弃可以用 @Deprecated 标准)。

  • 升级困难。 在之前的 “初识 RPC 接口设计”一节中,版本管理的粒度是 project,而不是 module,这意味着:api 即使没有发生变化,app 版本演进,也会造成 api 的被迫升级,因为 project 是一个整体。问题又和上一条一样了,api 一旦发生变化,调用者也得被迫升级,牵一发而动全身。

解决方案:以 module 为版本演进的粒度。api 和 app 单独演进,减少调用者的不必要升级次数。

  • 难以测试。接口一多,职责随之变得繁杂,业务场景各异,测试用例难以维护。特别是对于那些有良好习惯编写单元测试的程序员而言,简直是噩梦,用例也得跟着改。

解决方案:单参数设计+自动化测试工具,打造良好的开发体验。

  • 异常设计不合理。在既往的工作经历中曾经有一次会议,就 RPC 调用中的异常设计引发了争议,一派人觉得需要有一个业务 CommonResponse,封装异常,每次调用后,优先判断调用结果是否 success,在进行业务逻辑处理;另一派人觉得这比较麻烦,由于 RPC 框架是可以封装异常调用的,所以应当直接 try catch 异常,不需要进行业务包裹。在没有明确规范时,这两种风格的代码同时存在于项目中,十分难看!

解决方案:Checked Exception+正确异常处理姿势,使得代码更加优雅,降低了调用方不处理异常带来的风险。

特别推荐一个分享架构+算法的优质内容,还没关注的小伙伴,可以长按关注一下:

长按订阅更多精彩▼如有收获,点个在看,诚挚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