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孤独?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独,是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
什么是寂寞?寂寞是一种病,是一种精神的饥饿。既然是病,就需要治疗。寂寞的人如何找到治疗的方法?方法就是人群,寂寞的人总是需要他人的陪伴。 人群的治疗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益需要建造人脉,这仅仅是互为功 (确实有用,不过不会有真正的朋友);还有一种是寂寞者的相互取暖,这是廉价的交往。 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如果你把朋友当做了男女朋友的备用,那你就侮辱了友情和爱情。
跟朋友在一起也是一种孤独。但是这种孤独更美好,会比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自如。因为真正的朋友全然不设防。
朋友不是附庸,不会只有赞同、妥协。朋友在现实中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有些所谓的倾诉、出气筒,都是语言暴力。不该以“这是对朋友的信任”为借口。这是对友情的滥用。朋友不该承担这种宣泄。Soul mate,灵魂上的一体,他她不用承担我的琐事。朋友应是无用的。(此处的“用”指利用)。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感到自由自在。执手相看无语,却心事了然。
周围的人太多,于是我们对人群淡漠。我们很多人喜欢旅行,是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希望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去自我放逐一下。我们为什么要避开别人?因为孤独者即有趣者。孤独是我自寻的消遣方式。 我不装QQ和MSN,因为我需要我自己的时间,很多东西没有必要和别人分享,我也不想有意无意地陷入某些对话中去。 人是有“贱”性的。 我们常常处于拥挤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在相互干扰,缺失了敬意。不断的需要与别人讲话,所以很少跟自己讲话,远离喧嚣是因为对人与人之间失去了兴趣。拥挤带来的喧闹波对了我们的闲情、宁静。宁静时,才会以闲情去欣赏生活之美、他人之美。只有当自己不需迫于无奈与别人对话时,才会与自己对话,与自己对话是自我反思、思考自己时产生智慧,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浪漫不是虚伪、乌托邦,是罕见的美丽 崇高甚至神圣的情感,真实是最高的高贵。 美只有真假之分,“以真为美”,只有具有孤独的自我意识,反观自身的人,才可能有弥足珍贵的朋友。 忏悔心 关怀心与感恩心
“和敬清寂”—日本茶道的精神,与环境相和谐、表现出一份恰到好处的尊敬、不影响自己的清静、冷寂,寂寞的人会需要社交社交是非常廉价的,有价值但不高。社交的动机:利益关系和将来的实用关系——搭建人脉——功利的目的。利用他被他人利用的工具,或者是一群寂寞者的相互取暖。肤浅短暂的交流怎么可能有深刻的了解、知道你只为你的价值重大?寂寞者的累加不可能减消寂寞,寂寞者的群体是跳不出寂寞的——一件无意义的事重复无数遍依然是无意义的,人需要孤独,独处的时候,精神的自由会给你一个正真的自我。你的绝大部分时间不属于你,被其他东西占用,外在世界占用了我们的五官,孤独使我们能自如的生活。孤独者往往是极其有趣、丰富的人。自我选择的一种自我消遣方式。在孤独中始终自得其乐,取之不尽的乐趣,不断给生活提供新鲜的资源。老夫老妻的爱,像空气,不需要有语言的交流,却重要的不可替代。
自己爱自己 “自爱”:对自我的性格、发展的认可。是关爱他人的基础。知道什么对自己是好的,才会知道什么对别人是好的。人人平等,包括我在内。包容心:包容他人之前,也要包容自己。原谅自己曾经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包容自己的命运、生活对抗不幸、挫折、苦难就会出现不自由对抗本身对自己产生了一种束缚和解时才是真正达到自由。对抗时的力量的实施不是自己的需要。而是为了统摄对方直面困境。不能改变命运时,恭顺的领受这命运,这是与生命的和解,是一种高贵的顺从的姿态、大气的姿态。
孤独与寂寞不是一回事。孤独是自成世界的一种状态。孤独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圆融的姿态。印度恒河边的冥想者是圆融的,道教里能达到冥想并且羽化的人是圆融的人。而寂寞,是一种无所适从的寂寞。寂寞是由虚无引起的恐惧,表现出的是焦灼,百无聊赖,像困兽一样踱来踱去。孤独是一种由思想带来的一种挥之不去的气质。它给人的感觉是娴静的,是淡定的。孤独者,对于环境没有必然要求。孤独者可以身处闹市,甚至被朋友包围着。孤独是自己的一份心境,即便是在闹市和喧嚣中,孤独者依然能够做到“和敬清寂”。(“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的精神。) 人是在思考自己而不是思考他人的时候产生了智慧。人是在自我批判当中,而不是批判他人的过程当中,看到自己的勇气和智慧的。当人孤独的时候,他就是在和自己对话,那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头。自己何等重要,一个唯一陪伴我们一辈子的人。 正因为我们不断需要和别人说话,所以我们没有时间和自己说话。我们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是非常少的。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你的时间属于朋友,跟亲人在一起属于亲人,即使一个人在教室自习的时候你的时间也属于你的作业,你的专业。即使你一个人待在宿舍,但是一旦你开启电脑,打开MSN,你的时间就不属于你自己。因而人是需要孤独的。 很多时候我们的眼睛坏了我们的大事。很多人我们看得见的时候,我们的感知仅有视觉。但是你会发现,当你看不见他,你才会动用自己全身的细胞去感受他。因为你怕忘掉他,他是如此重要,你不能忘掉他,但是你不能看到他,所以你必须去怀想他。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以一颗清醒的头脑从善若流。同时,我们要知道,我们要学会思想。思想的自由,是最高的独立。 如果在复旦的四年当中,你如果真的学会了一样东西,并且让你受用终身的话,那只可能是思想的自由。你所学的专业可能不对口,你不喜欢,这些东西未必长久。在复旦的校园里一个真正合格的老师,他不会去压抑你的思想。对于学生思想发展的各种结果,我们应该引导,而不是压抑。 孤独心 是一切高贵思想的源泉。如何学习学习、学习思想 学:模仿、消化 习:操练、实践 学习是从外在的标准变成内在的习惯和需求。 真正的教育不该有太多的语言。 真正的学习是要谋求榜样的力量、精神的导师,通过其 言行无声的告诉学生平庸与伟大的区别。 “行不言之教” 对真理“心领神会”。榜样就在生活之中,任何一个人、一本书。 因为要培养对人的鉴赏力和品味。 真正的鉴赏力和品位直接与高雅相关,蕴涵着高尚的真挚、高尚的道德,与真的美相关,而不是对形式的追求、虚荣。 美就在生活中,真正有鉴赏力和品味的人,能在生活中欣赏美、热爱美、学习美。用美的心灵发现美的事实,与美融合。 艾默生“只有美德能像磁石一样吸引出美德,只有智慧能像磁石一样吸引出智慧”。只有美的心灵才能像磁石一样吸引的美的世界。 发现不了生活中的榜样是因为你没有真正的关心生活。 生活不堪忍受是因为你自己一点也不美。 真正的美一定与善直接相关,一定是真实的。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以清醒的头脑从善如流。 学会思想。 思想的自由是最高的独立。大学中只有一种东西是学会了之后能受用终身的:思想的自由。 很多时候我们是根据习惯、由别人来为自己作判断,而非自己的思想。面包往往比思想重要。 如何保持思想的自由 《禅宗》 少一点人云亦云,多一点扪心自问 少一点自高自大,多一点自我检省 少一点夸夸其谈,多一点踏实践行 少一点偏听偏见,多一点海纳百川 对于任何真诚的声音,应该打开打开思想的大门,但是不要向任何偏见妥协。最严重的偏见是自己的偏见,警惕、破除自己的偏见,常自我反省。 思想的自由是一切美好情感的基础。相爱或者死亡。 自主的选择、追求。 自由不是放纵,是取舍。取时,扪心自问,我要舍什么,我舍得下么? 被动的自由(如法律、道德的底线) 主动的自由 康德:自由是你不想做什么的时候可以不做。 自由是带着枷锁跳舞。这是理性。 学会生存 我要活,我也让别人活。 我要活的有尊严,我也要让别人获得有尊严。 我要活得精彩,我也要帮助别人活得精彩。 我要活:不要在不必要的情况下损耗自己的健康。不要熬夜,不要过度工作。我只是不知道将来的后果。珍惜现有的美好。 绝不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做个高贵的人。 我也让别人活:大气 。电影:《12怒汉》 启示:当你要对一个人的前途、生命下决定时,再多慎重的思考都不是多余的。 这是复旦身为复旦自由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所在。 少一点人云亦云,多一点扪心自问; 少一点自高自大,多一点自我检省; 少一点夸夸其谈,多一点踏实践行; 少一点偏听偏见,多一点海纳百川; 我们对于任何真诚的声音,应该打开思想的大门。但是不要向任何偏见妥协。这些偏见,肯能是社会的偏见,家庭长期的传统所产生的偏见,但是,最严重的偏见是你自己的偏见,当你自己产生偏见的时候,你也要学会破除他。自由不是放纵。自由是取舍。取我们所要的,舍弃我们不要的。 自由,分成主动被动。什么叫被动的自由?比如法律,我们不能在法律之外舞蹈我们的自由,比如本能,我们不可能不吃东西而生存。但是,在这些范围之内,我们做出的取舍就是主动的。所以康德有句话说得很好:“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是兽性。自由是你不想做什么的时候,可以不做。” 任何人选择不帮你是自然的,是人性的正常状态。他之所以帮你,是他选择自我奉献。所以,感恩心是很重要的。 耶稣告诉我们:爱人如己。首先要学会爱自己。关怀他人的他首先要把自己料理的很好。关怀是一种付出,只有富足的人才能付出啊。你本身就是一个一碗水都端不平的人,你怎么帮人家去端平一碗水?关怀是在你生命当中能让你感到非常快乐的事情。感恩并不只是言谢。很多时候,人类之间的交流最低的档次是语言。最高的档次是“端其心,落其行”。铭记善意并传播善的种子。我们既然是善的受惠者,就应当把我们的涌泉相报报给你能接触到的所有人。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存在谁谁谁对你好。谁谁谁指的是任何人。尤其包括你的父母爱人朋友。为什么,他为什么要对你好?他对你好的原因是因为他爱你,这种好,要落到你的理解,对你的包容,对你的奉献。问题是,为什么两个平等的人一个就因为对另外一个人好?不好又怎么样?因为你要知道,什么是爱?每一份爱解构到底,其实都是付出,都是自我的牺牲和奉献。我们这个人类世界,之所以值得留恋,之所以还值得我们去努力和奉献,就是因为有爱。 但是,我们往往会铭记一个陌生人的一点小小的帮助,然后想要回报。却很多时候记不住那些和我们亲近的人爱我们的人对我们的好。这些爱并非理所当然。这份爱,再多的感恩也不过分。 什么是学习?学是模仿和效仿,习是操练和实践。学习就是把你学来的东西不断投入你的生活实践,从而从一个外在标准变成一个内在的习惯和需求。真正的教育,是没有语言表达这一关的。真正的学习,是要谋求榜样的力量,真正的学习,是要谋求精神的导师。老子也说过:“行不言之教。”真正的教育不应该有太多的语言。真理,往往是心领神会的。这个时候耳朵其实是个多余的东西。 孔子最喜欢的学生是颜回。为什么最喜欢颜回。因为他第一,不迁怒,第二,不二过。不迁怒,这很难做到。很多时候,我们一生气就迁怒于手机,枕头,迁怒于同学。有时候父母打个电话就迁怒于父母。其实父母很无辜啊。不二过,就是不重复犯错误。 不要轻易地去说“对不起”三个字。任何话说多了就很廉价。不要让对不起成为你的口头禅。当他成为口头禅的时候,它其中已经没有蕴含抱歉了。真正的对不起也是千斤重的,他的对不起不仅仅是对于你所伤害的,更是对自己的道德良知的谴责。
【朋友】
对方(真正的朋友)说的不是他自己的话,对方说的是你心里想说的却无从表达的话。朋友不是酒友,不是玩伴,是你寂寞的慰藉者,不是你精神的庇护所。朋友不是你为了任何的功利的原因搭建起来的人脉人桥,不是哄来哄去扎堆的人群。
朋友不是酒友、玩伴、寂寞时的慰藉者、精神的避护所,不是为了任何功利原因搭建起来的人脉,扎堆的往往不是朋友,是寂寞的人群。朋友不是对你的任何观点和态度都持有赞同、迎合态度的人、显示出自己的软弱和妥协,朋友很多时候对你很严厉、甚至近乎苛刻。因为他不忍心看你继续堕落,朋友很少是一见如故的,就像情侣一见钟情也是很少的。朋友不是你可以不假思索、一股脑来输出烦恼、抱怨的人,否则你就是自私的,是在利用你的朋友,不是无原则的相互扶持、分担,要替对方思考,而不是作为语言垃圾箱、情感垃圾桶,自己觉得烦恼、痛苦的事为什么要加诸到对方身上?抱怨是一种毒气、债务,朋友是无用的——无功利之用,复旦的精神“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朋友带来的绝非热闹的人气。朋友真正做到的,是让我们更好的领会独处的快乐,远大于一个人独处的快乐。因为一个人独处时会恍惚、不安、怀疑。跟朋友在一起时,绝对的安全、宽松、安宁、契合。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语言是最低档次的。当只有通过说话才能沟通时,你们两个的关系很远。关系亲密、你知我知时,一个眼神、一次握手足矣。 跟真正的朋友在一起时,无需语言、无需刻意的矫饰、无需动作。因为朋友是健康而安宁的空气。在一起时,安静但不冷清。基于长年累月的信任和相互的理解,形成一种宽松的氛围。朋友间要有“理解的同情”“同情的理解”。同情:感同身受的情感。慈悲的心肠:同体大悲。当你没有时间拒绝我的时候,我不会以之为然,因为我知道如果我是你,我也必然这么做,我知道你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朋友之间,就像跟空气一样,相互共存着,却不会有干扰。不会尴尬、不会拘束。任何人之间很费力的事是解释。朋友间,无需解释,同情的理解,理解的同情。真正的告别应该有更多的纪念、怀想、回味的空间。而不是喧嚣、醉酒——言语的暴力、行为的暴力。真正的朋友之间的相聚、精神上的分享一定是二人世界的。两个人之间要找到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已经不容易了,要找到三个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就更难了。两个人交谈可以很自然,无须刻意。三个人交谈时,其中必有一人会游离在话题之外,此时其他两个人出于友好会需要把他揽进这个话题,刻意说他会感兴趣的话。真诚无需刻意、无需矫饰,哪怕这种刻意具有善意。交谈最好的状态是:当我跟你交谈时,我的眼里、我的世界里,只有你。 患难与共的朋友,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够建立起来。你我能否成为朋友,是由时间决定的。朋友无需定义。人类的语言是如此庸俗,以至于当我们产生真正的怦然心动和震撼时,我们往往会说“我无法用语言表达”——庸俗的语言难以承载如此丰富无限的情感。而朋友所有的特质都是高悬于庸俗之外的,都是超脱于庸俗之外的。成为朋友的两个人必须都是头脑清醒的人,这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孤独者才能做朋友,惟其如此,才能分辨出什么是友爱、什么是依赖、什么是独立、什么是鼓励。才不会出现主角、陪衬人这样不平等的关系。朋友之间,两个人是平等的,相互扶持。朋友双方是不会以友谊来相要挟、相约束的。朋友是为了让我们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变得更自由。所以,侵占朋友的时间也是一种罪恶。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朋友之间见面前要先预约——你怎么舍得打乱朋友预先安排好的时间计划?
如果不能坦然的接受自己,认识自己,怎么去爱别人,关心别人呢。只有自己处理好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活有序来,达到一种圆满,而不是长期处于一种缺乏的状态,对他人的关心于己于人才是真正的关心而非负担。 把家人对自己的关爱看成理所当然,对自己的亲人无比的冷酷和苛刻。 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一笑,是一种素养;
失恋的时候能轻轻一笑,是一种洒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