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东海:净值产品短期难当主角 需关注资产集中处置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 李玉敏 北京报道
2018-10-12 07:00
【对话资管30人】
“从实操情况看,我们从执行资管新规至今,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跟原来预期收益型理财发行量还不在一个数量级。普通投资者还是习惯预期收益型的产品。”
“资管新规”发布5个月后,作为其配套实施细则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下称“理财监管办法”)正式发布实施。在新的监管体系下,未来22万亿银行理财将走向何方?在2020年过渡期之前,现有产品“达标”还存在哪些压力?即将登场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将给行业带来哪些想象空间?
带着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中国银行投资银行与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东海。他认为,理财新规对行业的影响已有预期,正式实施的办法采纳了诸多建议后,比征求意见稿略宽松。不过,2020年末过渡期结束前,伴随产品转型,应避免集中处置资产可能带来的风险。
刘东海建议,由于投资者仍习惯于预期收益型产品,因此在转型发行净值型产品过程中,需要注意新产品能否接续上原来的资产。
由于投资者对净值型理财的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刘东海认为,短期内投资者对结构性存款的需求将有所增加,这也助推了结构性存款的快速增长。不过随着风险定价机制的完善,投资者会有不同层级的投资需求,未来资管市场产品会更加丰富,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避免集中处置资产带来冲击
《21世纪》:你怎么评价这次正式出台的理财新规,对银行的资管业务产生什么影响?
刘东海:从理财产品的角度,确实需要规范,因为法律基础不一样。理财产品是一个信托关系,以前无论是同业还是银行自身,都没太理清。以至于出现了监管套利,刚性兑付,定价、风险和收益扭曲等问题,还有些投向了地方政府平台和房地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造成了一定影响。规范是非常必要的,但由于理财产品解决了一些长期资金需求,现在存量已经很大,因此要逐步规范、逐步纠正,最好是分类施策,把握好时机。
有了前面几个月的发酵,此次理财新规的正式落地,不像资管新规出台时那么紧张和焦虑。理财监管办法,还是比较平和的,采纳了征求意见过程中大家所提的一些意见,作了适当调整。比如可以投资公募基金,范围包括ABN,还有在流动性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有所放松。
资管新规出台时,有几点业内还是觉得影响较大。比如2020年过渡期结束,要全部转型为净值型产品。若存量产品对应的资产没有到期,就需要卖资产。如果大家都要卖资产,对市场就会有些冲击。同时,现在市场上长期限的资产就不可能再去投了。7月20日,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作了一些调整,允许旧产品对应承接新资产,要做到期限匹配,不能跨过2020年,但至少可以缓解短期集中处置资产的风险。
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制定旧产品转型计划。按照人民银行7月20日的指导意见,对照理财监管办法,制定好转型计划,需报监管批准后再实施。总体原则是分类施策,不同的产品不同的资产,要有不同的措施。其次是先易后难,现金管理类产品相对比较容易。三是一定要做好行业和监管的持续动态沟通,共同确保政策初衷的精准实现。
《21世纪》:旧产品转型合规过程中,哪些是难点?
刘东海:有这么几个热点是业内都比较关注的。一是表内理财全部转为结构性存款。今年资产总体的利率价格是往下走的,并且在储蓄率下降的情况下,投资者也有自己的选择,其中价格是重要因素。投资者不会因为一个理财规定就把投资偏好改了。所以,表内理财转为结构性存款,将来结构性存款的规模肯定会增长。
第二是关于非标。以前讲的“非非标”的定义,将由人民银行和监管部门另行制定标准。此次理财监管办法里的“非标”是指非标债权,非标的股权到底怎么处理尚不明确。而且这些股权还涉及到一些国家推进的基金,比如产业基金、国家重点区域基金、PPP等。按照目前的理财监管办法,现在的银行理财是不能投的,只有私募能做,但私募又承受不了这么大的规模。这方面业务将来怎么转型,有待政策明确。
第三是过渡期至2020年底。现在平均资产久期在两年以上,每个银行存在一定差异,但肯定存在一部分资产2020年末尚未到期的,这就需要全部赎回。从实际操作情况看,尽管现在也允许发行封闭产品,使用摊余成本法进行估值,但我们从执行资管新规至今,净值型产品发行量也就几十个亿,跟原来的差距比较大,可见投资者还是习惯预期收益型的理财产品。为避免将来集中处置资产造成系统性风险,我们要加大新产品的研发销售以对接资产。
《21世纪》:如果理财机构集中处置资产,将对哪些领域的冲击比较大?
刘东海:债市、股市都会受影响。
银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2018年6月末,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为21万亿,7月末余额为21.97万亿,8月末余额为22.32万亿。增长的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表内理财增长幅度比较大,即将来要转为结构性存款的部分;第二部分就是“7.20”以后,旧产品可以对接新资产,银行可以发旧产品,给了一个缓冲空间。如果新产品能顺利发出去对接资产,就没问题了。但现在问题是,从实际操作情况看,新产品发行的进度跟以前的产品不可同日而语。以前发行一个500亿的产品,只要价格合适,选择在月末、季末发行很快就能募集成功。但现在要发行净值型产品,还需金融机构跟投资者加强沟通,让投资者了解银行的风险管理还是比较稳妥的。
22万亿理财变局
《21世纪》:过渡期结束后,现有类型的理财产品就没有了?
刘东海:也叫理财产品,它只不过是转成结构性存款或转成了净值型的产品。我觉得理财细则叫“商业银行理财监督管理办法”,这个名字起得好,体现了这个产品的风险特征,表明了商业银行的理财毕竟跟基金还是有所区别,满足了大部分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需求。
《21世纪》:未来的资管新规框架下,哪些类型的产品会快速发展,哪些会有所收缩?
刘东海:结构性存款会有增加,资管新规实施后理财余额的增长,主要是结构性存款规模增长。这和我们资金定价的“二元制”有关。我们现在资金定价是两个体系,一个是人民银行公布的按期限的价格,还有一个就是现在市场上按照评级的风险价格。这两个价格要统一起来需要一个过程,期间过渡的产品之一就是结构性存款,以及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这类产品今年市场的增幅也比较大。不过,结构性存款归入存款管理,要缴纳准备金、存款保险、计入存款基数等。
目前结构性存款主要挂钩大宗商品、黄金、利率、外汇,还有些境外股指等。今年我们的结构性存款增长了三倍多,因为中国银行在汇率、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方面有自己的优势。结构性存款还有一个单独的管理办法,正在制定中。这次理财监管办法中已经明确,银行要做结构性存款,必须得有衍生品、外汇交易资格。有些小银行没有这些资格,就需通过有资格的银行做代理。
《21世纪》:未来结构性存款是否会主要代替现有的理财产品?
刘东海:不可能。因为两者法律关系不一样。结构性存款是债权债务关系,理财是“代为理财”的信托关系,两者性质不一样,代替不了。但投资者会否更偏好结构性存款?一部分可能。在风险定价机制越来越完善时,投资者会有不同层级的投资需求,如存款、结构性存款、资管产品、保险产品、各种投资基金等。未来资管市场必须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仅仅有一个枝条肯定不行。
《21世纪》:理财产品完全净值化后,就不存在刚性兑付的问题了?
刘东海:未来希望通过这种净值化开放式的产品解决刚性兑付问题。因为理财的法律关系是信托关系,如果刚兑,就变成了债权债务关系。所以希望产品每天或定期开放,投资者通过价格净值的变化选择申赎。甚至将来也可实现产品挂牌交易,如果不能申赎,可以在市场上卖掉。
理财可成为长期资金提供者
《21世纪》:未来如果都是净值型产品,是不是就和现在的公募基金一样了?
刘东海:不一样,因为它是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尽管在形态、运作模式上和公募基金类似,但两者风险特征不一样,投资的资产也不一样。银行理财产品,更多投资于债券市场,债券市场相对股票市场波动较小。
商业银行过去的理财产品,解决了社会上一部分长期的资金需求。现在的理财监管办法,对理财投向长期领域还需加强引导。实体企业偏好长期资金,银行自身需要补充资本金的压力也很大,急需的也是长期资金。
为了满足长期资金需求,靠什么机制来把社会资源动员起来?无非几种方式,:一种是长期的一对一的匹配,比如十年的资金匹配十年的资产;第二种就是通过周转,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余额,也可满足长期的资金需求。现在无论社会养老保险或是国家战略的养老基金,作为长期资金量并不大,而社会中的资金流动性是充足的。引导社会资金投资长期资产,理财实际还承担了这一功能。
《21世纪》:是不是未来的结构性存款可以代替这样一个功能,承担这个重任?
刘东海:不行。单靠公募基金也解决不了。公募基金经过这么多年发展,体量在12万亿左右,若扣除货币基金,体量在5万亿左右,是十分有限的。
债券市场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仅债券市场也还不够。股权的流动,除了沪深两大交易所,也要建立其他多层次的流动市场。股权产品除了一级市场的股权,还有优先股、二级含权债等也很重要。所以应是一个渐进、分层的市场。这一点上,未来还有政策空间。
《21世纪》:现在规定理财可以通过公募基金投股市,未来理财子公司的产品可以直投股市,22万亿会有多大的资金量进入股市?
刘东海:各家银行的风控管理不一样,风险偏好有所差异,但整体来看应该不会有太大量资金投资股票。据我们了解,22万亿理财规模,投资股票二级市场的好像不到1万亿。而投资非上市企业股权、“名股实债”的资金量,则很难掌握准确数据。
《21世纪》:资管新规相当于重构资管监管体系,原来理财通过嵌套很多通道,有很多暗渠可以流入股市,现在被堵住了,是否正面开了“口子”并一定有大量资金进入?
刘海东:不允许理财再去投资其他理财,消除资管产品多层嵌套,这是对的。以前因为理财产品法律地位不明确,不能直接开户,所以必须借信托等通道,现在中证登公司允许理财产品直接开户,就没有再嵌套的必要。
《21世纪》:理财的合作机构中,之前要求持牌金融机构,正式的理财新规给银行债转股子公司设立的私募基金留了口子,未来扩大到监管认可的机构,是否意味着委外还可以继续做?
刘东海:征求意见稿规定是要持牌照,后来放宽了。委外业务,有的银行以前和一些私募基金合作比较多,我们银行做的不多,大银行主要是关注非标。
《21世纪》:对于未来的理财子公司,你有什么样的期待?
刘东海: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在投资者认同度、投资范围、估值方法上和公募基金都不尽相同。投资者可能认为银行的理财风险比股票基金小很多,认同感会更强。并且理财可以投股市,也可以投非标债权、非上市股权,投资的范围更能体现商业银行理财特征。
还有就是能否直接投资股票,将来在理财子公司会放开,这将加速各银行对子公司的申请。未来理财子公司的投资范围、销售起点、投资者面签等规定会更加灵活,也会提高子公司申请的积极性。
《21世纪》:现在理财产品的投向主要还是债券市场,债券市场的违约风险在逐步加大,你怎么看?
刘东海:债券市场的不良率在百分之一,风险就很大了。债券市场总规模82万亿,其中利率债差不多占一半,包括地方政府债17万亿左右,加上中央政府债、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差不多46万亿;再把金融机构发行的同业存单,违约风险很小的各类金融债券剔除掉,工商企业发行的纯信用债差不多20万亿。这样来算,百分之一的比例就很高了。债券市场是一个信用市场,不像银行贷款,还有押品可以缓冲。因此,未来风险管理能力,将是银行理财的核心能力之一。
(编辑:马春园,邮箱:macy@21jingji.com)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李玉敏
资深记者
21世纪经济报道金融版块资深记者。致力于把晦涩的金融术语“翻译”为大家听得懂的人话,无意间也发现自己具有逗比的段子手潜质。曾经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记者”,现在希望将记者这一职业做到老。
看完新闻你还可以向作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