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有罪吗?
最近,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公布了用10年做的关于手机对于孩子影响科学实验成果,引起了很多家长的震惊。
2008年,他从全美不同地区的中下阶层家庭中选出了100名孩子,并且将他们分成了两组:
第一组的五十个孩子是完全接触不到手机的孩子;第二组的五十个孩子是对手机痴迷的孩子。
2018年,长达十年的长期跟踪调查后发现,第一组五十个完全解除不到手机的孩子基本上全都考上了大学,第二组痴迷手机的五十个孩子,仅仅只有两个孩子顺利进入大学。
考上大学并不能完全来评定一个孩子的成就,但这个科学实验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了手机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还有一则关于电子产品使用的有趣事情。2010年,乔布斯发布了iPad,当记者无意中问到他们家的孩子是不是都会用iPad时,
乔布斯说,他们没有见过iPad,因为我们在家里限制他们使用任何电子产品。而这种现象也是技术界的共识,硅谷的技术高管们几乎都会让孩子避免接触电子产品。
法国在今年7月的国民议会上通过了一项新法案:全面禁止幼儿园、小学生和初中生在校园内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各种具有互联网功能的通讯设备。
这一项禁令已经在九月份开学时生效并且执行。小小的一部手机,如今已经需要上升到国家层面上来进行讨论,可见,它对我们孩子的影响已经到了不得不加倍重视的地步。
但在我们国内似乎还未有这样强烈的意识。随便走进一个家庭,走进学校,基本上每一个孩子每天都在频繁地接触各类电子产品,而且这个趋势已经逐渐在低龄化。两三岁的孩子捧着手机、iPad一玩就是一下午。
家长们更是手机不离手,抱着手机给孩子辅导作业,抱着手机和孩子玩游戏,抱着手机和孩子去旅行……
电子产品真能帮助孩子学习吗?
最近网上还出现了这样一则新闻:
孩子每天用来写作业的APP里 ,竟然隐藏了很多游戏,孩子一完成作业,就会立马跳出“前往成长世界,获得更多奖励”的提示,而这个所谓的“成长世界”就是一个游戏社区。
新闻中林女士的孩子是个8岁的小学生,试想一下,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是作业吸引力大还是游戏的吸引力更大呢?
林女士的儿子正和其他4名同学组队玩“地心大冒险”游戏,在成长世界里,城市等级已经达到了6级,并且以329的行动值排名“贡献”第一,在全校竞速赛中排名第17名。
作业app究竟是为了做作业还是为了做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新闻中林女士提到的做作业软件是学校推荐使用的,可见,进校供孩子使用的app并未得到很到的监管。
电子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帮助到我们的孩子进行更好的学习,相反,因为电子产品的介入,使得我们大部分的孩子用眼过度,视力出现严重问题,患上各种眼科疾病的几率上升。
最重要的是,电子产品的频闪使得孩子们更早的出现了视觉统合失调,视觉运动不平稳,从而出现注意力不集中,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学习障碍等严重问题。
想想看,孩子是否出现看字看反,看错,阅读丢字落字?跳行,错行?数学计算经常出错?记忆力减退,丢三落四?
这样的情况孩子对学习会更早的失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没有了学习的原动力,孩子的未来该如何是好呢?
因为以上种种,很多父母常将电子产品视作“洪水猛兽”,但其实,与其说电子产品正在危害着我们的孩子,不如说电子产品正在挑战着我们这一个时代的每一个人。
电子产品和“刀” “火”一样,既能对我们的生活有莫大的帮助,也能成为制造灾难的工具。
电子产品本身无罪,使用方法和使用内容是关键。 那么,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做?
1.首先,反观自己是否做了孩子的“榜样”。
最近开播的综艺节目《爸妈学前班》中,主持人要求4对明星夫妻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决定要不要向前走一步。
当主持人说“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玩过手机的人,往前走一步”时,8个人当作只有一位妈妈往前走了一步,其他父母都呆在原地。
所以,想要孩子摆脱电子产品,我们自己是不是可以做到放下电子产品,多些高效的陪伴?
2.善用手机自带的监管功能
孩子毕竟是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未达到成人的水平,所以,对于孩子适当地进行监管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家长们已经可以通过设置对孩子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监管。
情况一:
家长手机型号:iphone手机
孩子电子设备:iPhone手机或iPad
设置步骤如下:
1
2
3
4
5
情况二:
家长手机型号:不是iPhone手机
孩子电子设备:iPhone手机或iPad
设置:家长可以单独给孩子设置使用时间,密码由家长进行管理
情况三:其他品牌手机以华为手机为例,在设置中,寻找“学生模式”,设置原理和iPhone手机一样。
通过这样的设置,对于电子产品的使用得到了很好得控制和监控,以下是一位宝妈一段时间的试验数据~
3.父母与孩子制定规则,并遵守规则
等孩子大一些,不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和孩子做约定,
比如说每天只能玩30分钟的手机,时间一到就得交回给爸爸妈妈。用约定的方式给孩子立下规矩,并且养成习惯。
4.更多生活体验,转变生活方式
心理学家亚当·奥特在TED演讲中提到,我们之所以会在电子产品中沉迷,是因为没有“停止信号”,海量的信息不断地供给,我们被动地不断继续做同一件事情,
但是在现实生活不一样,比如看书看到了最后一页,我们会知道这本书结束了,进而去做下一件事情,
所以,我们也应该带着孩子做更多真实场景的体验,让他们发现,手机里能够感受到的,现实生活都有,而且更加有趣和好玩,而且也会更加充实。
就像看书不一定要用手机,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纸质书,让孩子感受家庭真实的读书氛围;
游戏不一定是手机里的好玩,生活里有更多有意思的游戏可以我们和孩子一起去做,
比如下围棋,下象棋,或者是一起打篮球、踢足球,又或者是一起参加某个公益活动。
所以,爸爸妈妈从小经常带孩子出出门,串串亲戚,做做运动,逛逛公园,定期家庭旅行……我们和孩子放下手机的同时,我们的彼此的生活方式也在转变。
为你推荐
另外,在我们与电子产品“和睦相处”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更多的方法,更需要了解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发育,知道孩子在电子产品里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又如何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方式使孩子摆脱“成瘾”,养成“好”习惯。当然,这个过程里,我们也需要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更接受和更包容孩子。
maria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指导师培训正式启动至今,已经帮助一百多位家长开始潜心学习如何更加懂孩子,
如何控制琐碎家庭生活中总是无端升起的各种情绪,他们不仅能够让孩子和电子产品“和睦相处”,更学会了让孩子运用电子产品更好得提升自己。
点击图片即可了解Maria家庭教育的“儿童心理健康指导师课程”,心理专家马秀老师将带着你更懂孩子,更懂帮助孩子!!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