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几度密度最大(水的密度是什么)
水在什么温度下密度最高(水的密度是多少)
水的异常膨胀现象:热收缩和冷膨胀。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所有有生命体征的动植物(包括人类)都离不开水,开水是生命之源。人们把水的冰点作为记录温度的零点,把水的沸点设定为100℃,即以水的相变点作为一切自然物质温度的标尺。
一般来说,大多数物体受热膨胀,遇冷收缩。温度越高,物质的密度越小。然而,水是个例外。加热和冷却时会膨胀。只有在4℃时,体积最小。当温度高于4℃或低于4℃时,体积会膨胀。这种现象被称为“非正常膨胀现象”。
我们知道,物质的基本特征是热膨胀和冷收缩。加热时,颗粒之间的运动加快,颗粒之间的间隙增大,表观密度减小。相反,在低温下,颗粒之间的运动减少,表观间隙减小,而密度增加。但这似乎解释不了水的这种现象,为什么低温下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低,如果这里还用“热胀冷缩”就说不通了。而且,根据现有的研究,以液态水的形式,其密度不是在超冷水或接近零时最大,而是在4℃时最大,这不适用于热胀冷缩理论。
为什么水的密度在4℃时最高?
通过观察发现,即使4℃以下的水不结冰,长时间在水中也会形成看不见的冰晶,而这些冰晶恰恰是水的密度增大的原因。当温度达到4℃时,这些检测不到的冰晶就可以完全融化。这时可以称之为完全液态水,密度自然最高。当温度超过4℃时,水分子的运动趋于加速,分子间隙也开始增大,密度会逐渐增大。因此,水密度在4℃时最高。
水的三种形式:固体、液体和气体。
水的密度也必须改变。如果不改变,水的三种形态,即固体、液体和气体,就不会存在。其实气体状态就是水密度最低的时候。只有这样天空空才能升起并形成云。固态是水密度第二低的形式,从水中漂浮的冰的形成可以知道,冰的密度肯定没有液态水的密度高。因此,可以知道液态水是三种水形式中密度最大的。
在0℃时
当水在0℃结冰时,所有的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团。在冰的结构中,每个氧原子与四个氢原子相连形成四面体,每个氢原子与两个氧原子相连。即氧原子的四个键(两个共价键和两个氢键)指向一个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每个水分子被四个水分子包围,如图所示。
因此,冰是一种非常紧凑的结构,内部有相当大的空。当冰融化时,一些氢键被破坏,四面体结构瓦解,水分子可以紧密堆积,所以冰融化时体积会缩小。
冰漂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呢?
原来,当水是固体(冰)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分子之间会形成晶体四面体。这种布置可以看作是类似的支撑功能,占据空的空间,比较松散,所以密度自然没有液态水高,漂浮在水面上也是合理的。
在4℃时
在4℃左右的温度下,有两种效应会改变水中的密度:
首先,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态水的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加,导致水密度降低。
另一种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水中所含的冰晶逐渐融化,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减小,导致密度增加。
在1个大气压(101.325 kPa)时,水温低于4℃之前,后一种效应占主导地位。当水温高于4℃时,前者效果占优。根据计算,0℃附近的水中约有0.6%的冰晶。当温度逐渐升高时,这些冰晶逐渐被破坏,导致体积减小,密度增大,所以水的密度在4℃时最高。
水的密度在4℃最高,不是在0℃?
当一定质量的水从0℃加热到10℃时,水的体积先减小后增大,4℃是转折点,此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水的热胀冷缩是不正常的,当温度低于4度时,水表现出热胀冷缩,导致密度降低。当温度大于4度时,将恢复热膨胀和冷收缩。这是水最重要、最奇特的特征之一。确保地球上生命的延续。想想地球的冰河时期,如果所有的冰都下沉,暴露在低温空气体下的水就会一直结冰,然后整个海洋和地球就会真的结冰。
水的这种奇怪特性在自然界中很容易看到。比如冬天河塘里的水结冰,总是从水面开始。也就是说,首先水面水温降至0℃,而下方水温高于0℃,温度自上而下逐渐升高,底部温度在4℃左右。密度逐渐增大,水下密度最大。正是因为水的这种奇特特性,才出现了“人在冰上走,鱼在冰下游”的自然景象。
在一个湖泊的水面上,冬季气温下降时,如果水温在4℃以上,上层的水就会冷却,体积缩小,密度增大,所以会沉入水底,而下层的温水会上升到上层。
水温达到0℃结冰时,密度最小。水的这种特性也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一些损失。比如水结冰时,体积膨胀产生的力,足以炸裂水管和水泥部件。通常冰箱里放一瓶矿泉水,变成冰后体积会增大,就是现成的例子。当然,它也能给人类带来好处,尤其是在保护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方面。
冰湖,洞钓
因为液态水在4℃时密度最高。当温度高于4℃时,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但在0 ~ 4℃的温度范围内,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直至冰点。正是这一特点使得4℃的水下沉,冬季中期水体由表及里形成由低到高的温度梯度,抑制了水的对流,从而出现了冰封湖泊挖洞捕鱼的景象。这说明湖面表层结冰,但冰层下有液态水,湖底水温可稳定在4℃,使鱼类等水生生物在寒冷中生存。
4℃的水和“千克”(kg)
1999年12月,人们用4℃时一立方分米水的质量来建立重量单位“公斤”。之所以选择4℃,是因为水在这个温度下密度最大。
水的“热缩冷胀”特性的意义
冬季冰面以下,4℃的水密度高,会下沉到下层,而温度较低的水由于密度较低,会更靠近冰面上浮。这阻碍了水的上下对流,使得冰面无法快速向下生长。水中的生命,尤其是鱼,可以在冬天生存。
水密度和水分层
本文基于上述“水的密度在4℃时最高”的特点,说明在一个整体水体中,其密度可能是不一致的,即密度差,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表层水和底层水的温度不同,最终导致水体(水温)分层。
水体的分层(水温)与水产养殖密切相关。冬季气温低于4℃时,水面温度相对较低,然后到较低水体时水温逐渐升高到4℃。因此,冬天的鱼大多在较低的水体中移动以抵御寒冷。因为水温在4℃,密度最高,上层水的密度一般很小,密集的水下沉到下面。因此,在夏季和冬季尽量加深水位是有益的。
当然,水产养殖中的“水体分层(水温)”并不是基于4℃,而是基于上述“密度差”原理来探究水与鱼的关系。高温季节水温分层仍然明显,上下水温温差大。同时,水体中的溶解氧水平在昼夜之间变化很大。夜间,受暖湿气流影响,上层水温随气温降低而逐渐降低,但密度也同时增加,产生密度流,即上下水体之间的对流。随着时间的推移,养殖水体上下水温差会变宽,一旦达到临界点,就会出现水温分层。中、下层水体溶解氧缓慢补充,上层溶解氧逐渐下降,一般在凌晨达到最低水平。此外,由于夜间基本没有天然供氧源,下层水体的溶解氧更为缺乏,因此最容易在凌晨或凌晨形成缺氧。
因此,水产养殖应尽量打破水温分层的形成。解决办法是破坏水温分层,采用一些机械设备,如增氧机、微孔爆破等。当然,遇风浪,水温分层自然会消失。因此,养鱼户应掌握水体的密度特征和水温分层规律,以保证渔业生产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