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分享我在《惢客》书中关于“惢客与互联网巨头区别”的内容。

1、“基因”不同(垄断基因 vs 全民基因)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时代的特性就是只认老大、老二,或者说一个行业的前两名一般占有整个行业一半以上的资源,其实,更可怕的不是资源的占用,而是平台的头部巨头们对于整个行业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的垄断。

互联网平台的诞生本身就带有隐形的垄断基因,其背后的本质则是资本驱动。比如:大量的资金补贴,看似实惠了广大老百姓,但其通过恶性的价格竞争,却打掉了众多的中小型竞争对手,从而出现一家或几家独大的现状。前段时间,还流行一些相关的网络段子,老大、老二打架,死的却是老三、老四、老五和老六们。因此,资本的可怕之处是通过不正当的补贴和低价竞争的洗牌来巩固行业的老大地位,然后,再通过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的垄断把之前投入的“巨额补贴”再加倍的捞回来。

随着大数据的价值凸显,平台服务方逐渐尝到了成为“上帝”的甜头,拥有了对数据、商机、消费趋势的优先选择权,加之规则还是自己定,就很容易出现既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的现象。最典型的就是“沉默成本”的韭菜智商营销策略。这不仅仅破坏的是行业的公平竞争和创新氛围,有的为了利益还一直在打国家法规的擦边球,甚至有的平台还会傲慢地与国家的法规掰手腕。

而惢客的基因是基于“华为+小米+诺贝尔”模式的开放生态,其基因是“取之于民,藏富于民”。因此,基因不同,决定命运不同。

惢客的基因与目前互联网平台的基因不同,惢客不属于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机构的惢客,惢客是每个人的惢客,是全民协作和全民共建的惢客。因此,基因不同,决定其命运不同。

2、“生态”不同(资源生态 vs 规则生态)

目前,几乎每个行业都在呈现一种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形态,就是行业的几个头部平台几乎占有整个行业一半以上的资源,这就使得一个个“资源生态”站上了历史舞台,而“资源生态”的特点就是对资源无休止的控制与扩张。通常情况下,互联网平台的巨头们扩张资源的方式多采取“三掉”策略:

第一、先想办法【吃掉】(入股、买断等)。

第二、如果不让吃,就【干掉】(模仿、扶持竞争对手)。

第三、如果吃不掉,也干不掉,就【嫁掉】,实现强强联合。

然而,随着“资源生态”的持续扩张,其造成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对于“资源生态”来说,可怕的不是资源的占用,而是平台的头部巨头们对于整个行业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的垄断。

首先,在自我生态中,他们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严重破坏了行业的公平竞争和创新氛围,有的为了利益还一直在打国家法规的擦边球,甚至有的平台还会傲慢地与国家的法规掰手腕。

其次,互联网巨头之间既明争暗斗,又互注基因,其目的为垄断市场,扼杀中小型企业的创新,甚至还兴起了为“卖身”而创业的“畸形”创业价值观。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中国的互联网商业底层信用逻辑不健全,使得管理几个巨头比管理虾米成本更低。但是,如果有一个针对互联网底层信用逻辑的“规则生态”出现。那么,巨头们垄断的局面将会被打破。因为,这个“规则生态”是第三方的规则生态,是全民共建、粉丝自治的规则生态,不仅极大的降低互联网监管的成本压力,而且对于打破“80/20”商业法则、打破垄断、解决贫富分化等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探索方向。

未来商业,比的不是“谁能抓的紧”,而是“谁能放得开”。因此,惢客的理念是搭建一个基于“互联网+诚信公式”的开放式规则生态,也是一个证明诚信的第三方规则生态,这使得惢客不仅仅是对某个互联网平台的颠覆,而是对整个互联网生态的底层信用逻辑进行改造。它不仅通过“量化诚信”的“诚信公式”来搭建中国诚信版的FDA,而且还要建立基于“全民协作+粉丝共治”的“华为+小米+诺贝尔”模式的开放规则生态。既实现了跨平台的信用记录,也实现了弱势诚信人群“话语权”的长尾效应。不仅让不诚信的人混不下去,更主要的是让愿意证明诚信的人获得话语权和诚信红利。

3、“信用背书”不同(猢狲靠大树VS大树靠猢狲)

互联网巨头平台模式是“猢狲靠大树”,各个商家依托互联网巨头的品牌、技术、渠道和流量来发展自己,形成一个通过巨头的品牌来【为】每一个商家做“品牌背书”的自我生态。虽然大树底下好乘凉,但很容易误导消费者对互联网巨头品牌与商家产品品牌的信任混淆。

而惢客是“大树靠猢狲”模式,其理念正好相反,因为,惢客【靠】每一个商家的证明诚信来共同为“惢客背书”,而且,通过全民共建模式制定能够证明诚信的“诚信公式”,从而形成一个众人捧柴火焰高的工匠抱团生态。

到此,惢客与互联网巨头的区别就分享完了。

最后,分享今天日记的感悟:“未来商业,比的不是‘谁能抓的紧’,而是‘谁能放得开’。”

好了,今天的日记就写到这里,《惢客创业日记》咱们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