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隐藏]

  • 斯金纳强化理论
  • 殴打和惩罚孩子的负面影响
  • 骂孩子违法吗?

中国有句谚语:“孩子没有约束做不了任何事。”这是真的吗?

前段时间,网上一段视频引起网友热议。视频中,一名年轻女子在孩子做作业时突然殴打孩子,并在从凳子上摔下后,拿起扫帚扇孩子耳光,令人震惊。

网友认为这太不人道,认为这一定不是亲生父母。这样打孩子简直太过分了,而且极其罕见。我们身边把打骂孩子作为教育和管教的人不在少数。这种通过惩罚和批评来减少行为复发的措施,实践了“负强化”。

斯金纳强化理论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可以分为两种:正强化和负强化。斯金纳认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人和动物都会采取一定的行动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会减弱消失。

人们可以用这种正强化或负强化的方法来影响行为的后果,从而纠正自己的行为。

1.什么是负强化?

负强化,也称负强化,是取消或削弱已有的负面刺激或条件,以增加这些行为的发生频率。或者试图用惩罚来减少行为的发生,但却适得其反,这也是负强化。

宝宝最近总是喜欢打人,他总把小手伸的长长的,然后使劲拍打一下旁边的人,觉得理所当然,有时连妈妈也不放过,打完人后他还会满足的坏笑,每次打完人之后,妈妈都会严肃的把他的小手拉过来,然后拍打几下,\”你不许再打人了,打人不对!\”,没想到情况愈演愈烈。

宝宝最近总爱模仿电视剧里的小结巴,还跟着学说话,每次妈妈都会兴师动众的训斥宝宝:\”不许学啊,你会变结巴的,那个时候妈妈就不要你了!\”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真的说话结巴了。这说明对孩子的教育并不是通过打骂就可以改掉他们的坏习惯,家长需要和孩子沟通,耐心指导。

负强化通常与惩罚密切相关,一般负强化往往伴随着惩罚。

√惩罚:是指生物体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然后为了消除或抑制这种反应而随机呈现厌恶性刺激的过程。比如上面妈妈打孩子就是一种武力惩罚,打宝宝小手也可以算是武力惩罚。

2.什么是正强化?

通过奖励和表扬孩子来增加行为频率,这叫正强化。与负强化相反,是一种比负强化更积极的教育方式,教育效果也比负强化更好。相比负强化,更科学,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家长可以积极领养。

殴打和惩罚孩子的负面影响

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海姆基·诺特曾说过,惩罚不能阻止孩子的不良行为,只能让孩子犯错时更细心,犯错时更熟练,看起来不着痕迹,更熟练而不被察觉。当孩子受到惩罚时,他会暗暗下定决心,以后犯错一定要小心,而不是反思自己的错误,努力改正。

1.身体创伤

大人打骂孩子的时候,处于极度愤怒的状态。另外,家长的力量已经很大了,打孩子肯定会伤害到孩子!

有些家长生气的时候,会拿起身边的扫帚、树枝,甚至一些皮带、衣架。如果孩子承认错误,态度好,比如孩子“犯错”,就会变得更加愤怒,甚至失去理智,控制不住自己。很多家庭悲剧就是这样产生的。

有些父母合理地打孩子。他们觉得小孩子可以打他们,但是不能打他们的头,打屁股没问题,小屁股的厚肉也打不坏。其实臀部还是可以“破”的,轻则皮下血肿,重则内脏(如腰部肾脏)神经受损,重则大面积出血导致休克。

要知道,小孩子小小的身体很娇弱,怎么受得了大人的手掌和拳头。

2.心理创伤

幼儿的神经系统非常脆弱,父母的粗暴态度或虐待会给孩子造成精神压力,严重的会出现心理障碍。

①身体不适:部分孩子受到精神刺激,表现出身体不适。比如孩子突然发烧感冒(比较常见的是因为惊吓)。有些孩子会呕吐,抱怨胃痛,有些孩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腹泻。

②被遗弃感:有些家长经常用“我不要你了,扔了吧!”“我不想再见到你,想去哪就去哪”等话语,不要小看这句不经意的气话,却给孩子的心灵留下了创伤。

一个4岁的孩子看着奶奶说:“奶奶,请带我回家吧。爸爸妈妈不要我了。”“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要你了?”“可是昨天我妈说我不听深圳生活网的。她只知道如何制造麻烦。她说不要我了,今天把我给别人了。”小女孩哭了。

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就拿话吓唬她就没事了。这样会给孩子一种被遗弃感,认为爸爸妈妈不爱她,不要她,会伤害他的心理。

③恐惧:每天晚上,一个孩子哭闹声很大,很紧张,经常缠着大人,呼吸急促,看起来很害怕。

原来他爸爸吓他说:“快来,天一黑就有妖怪。让妖怪把你带走!”刚开始孩子还在闹,等父亲真的装了妖怪,吓得孩子马上老实了。

然而从那以后,孩子陷入了明显的心理障碍。对于3岁前的孩子来说,神经发育尚不完善,恐吓或粗暴的态度会使孩子产生夜惊、过度紧张和恐惧。

④绝望:别看3岁前的孩子,经常挨骂或挨打。他们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有很强的失落感。久而久之,他们自信心下降,在深圳生活网做不了以前做得好的事情。这会导致孩子对一切都产生强烈的自卑和自暴自弃的态度。

⑤强烈的逆反心理:不难发现,经常挨打的孩子都很“倔强”,父母对他们言听计从。其实这是孩子对父母施暴的一种情绪宣泄,我不听你的,以此来满足我对父母的报复。

这时,不明所以的父母可能会认为孩子不懂事,不听话,随之而来的是一顿批评,久而久之助长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⑥暴力: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每当在学校或其他地方与孩子发生矛盾时,他们就会用暴力来解决问题,于是就爆发了校园暴力。

⑦说谎行为:孩子被打后,当时只是屈服于武力说出真相,并承诺再也不敢。但是,事后他们只会想着下次怎么撒谎更好,免得被父母发现,或者被父母打。

⑧仇恨:对于3岁以前的孩子,对父母有很强的依恋感,一般不会有仇恨。但是,如果父母总是虐待孩子,孩子会逐渐在情感上与父母疏远,会对父母产生仇恨。

打骂真的能起到教育作用吗?不要!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如果父母经常打骂孩子,会让孩子的问题更加严重,也就是负强化效应。

骂孩子违法吗?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犯错就应该挨打,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况且孩子是我的,我有打骂的权利,别人管不了。

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我国,家庭成员之间,权利和义务是平等的,未成年子女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家长要采用合理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避免用蛮力和暴力解决孩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