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得从iN小时候说起,在1995年的时候当年上高一。iN的楼下开了一个电脑游戏房,电脑房的老板和iN也比较熟悉,而且iN的高中同学也在电脑房经常打个通宵什么的。iN的家里自己有电脑,但是95年天津还没有开通宽带,于是iN为了和电脑房的同学们一起联机打游戏,就拉了一根网线,从4楼直接拉到了楼下对面小平房的电脑房里去,脸上电脑房的hub大家一起快乐的游戏。
还好百度卫星地图还能看到老宅和对面大树下的电脑房,基本上格局没啥变化。当初是趁着老爹不在家,完成这一壮举的。其中包括做了两个水晶头、拽了40米网线、外带给自己的电脑又装了块3c905网卡。没事的时候就可以打打暗黑破坏神、三角洲或者C&C这类的游戏了,同时还从BBS上搬运一点小说小电影什么的……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iN会做网线的这件事就在朋友圈里面传开了,随后的一件事就直接给iN打脸了。一个朋友家的小公司要弄网络,就让iN去帮忙。200多平米的一个大平层,iN忙活了一个周末。但是拉好的网线竟然大多数不通或者只能跑10M的速率……找来找去最终发现的问题是iN当时并不知道线序的概念,1-8根线按照次序给人家压进了水晶头。最好情况就是比较短的几根网线互联的机器是通的,其余稍微再长一些的网线竟然就都不通了。还好在BBS上问了几个大神,最终学会了橙白、橙、绿白、绿、蓝白、蓝、棕白、棕的568B线序的接法。
但有一个问题是,当初iN去连电脑房的40米线为啥通?
后来干这行了,自然就知道原因了,很简单——当初iN从四楼过楼道,悬空拉的那根网线,根本就没有几个转角就直接的矗到了人家电脑房里,线路的信号竟然没有受到损失,这么乌龙的事情算是误打误撞的幸运了。
说回网线的问题:为啥现在的5类线是0.45mm、六类线线径是0.58mm?网线的粗细和传输速率到底有没有关系?为啥又有人声称在超五类线上能跑千兆甚至万兆信号,还言之凿凿地拿出了测试证据?
其实是把“链路”和“网线”搞混了!
没有任何网线的制造标准是让用户像各种测试实验的Up主们一样把网线瘫在地上做速率测试的。这时候,摊在地上的网线也就是网线而已,而不是网络工程中的“链路”。
这时候有人会问“链路”中的“网线”不也是“网线”吗?有什么不同?原因在于“链路”并不是一条直线,网线弯曲了。
在网线(双绞线)护套内部的一根根网线都是以一对对绞线的形式存在的,相互绞起来的两根线叫做一个线对。双绞线减少了线对的电磁辐射和相邻线对之间的串扰,并提高了对外部电磁干扰的抑制能力。
但最终我们在制作水晶头的时候,双绞线就又恢复成了平行线。
这是最直观的线路传输性能下降的位置。在链路中往往还有很多微观的绞线变成平行线的地方——例如线路过弯处。
在网络施工过程中是有标准的,这些标准定义了线路最小的弯曲半径是多少。一旦小于了这个弯曲半径,网线中的线对就会被拉成平行线。在一个链路里面这样的弯曲多了,线的传输性能也就下降了。
现在越高指标的网线要求的线径越粗,其实就是为了对应现在的网络布线标准让更新的网线可以适应之前定下的最小半径折弯。简单地说就是为了满足网线的电气标准增加线径比绕得更密就更有经济性。
当然了,网线都有一个信号干扰的宽容度,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Up主把线瘫在地面上测试网速,超五类线可以达到万兆的原因了。不应该算是一个骗局,但这种事情真正在用线的环境下并不适用。原因也就在于线瘫在地上并不能像真正布线的时候一样有那么多的小半径折弯。
至于现在很多时兴的超细六类线甚至八类线,为啥可以在很细的线径下满足万兆甚至四万兆带宽传输需求呢?原因是这些线都是跳线,很短,在应用的时候并不会像链路线一样去折很多弯,往往是为了就近直接接驳设备所用。所以这些线在测试指标上都可以满足标准,因为他们默认的使用环境就是“摊开”使用的。不信你给这些线折几道过墙转角弯,这些线也就立刻降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