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翔镇(上海嘉定区南翔房价多少)
南翔镇(上海嘉定区南翔房价多少)
“严书记:您好!很难用言语来表达我们全家对东园社区日托中心工作人员的感激之情。自从父亲患有老年痴呆症后,家人在照顾父亲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收效甚微。可自从将父亲送入中心后,在工作人员的悉心照顾下,父亲的病情不但没有恶化,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提升……。 能够生活在南翔,是我们全家人倍感幸福的一件事! ——一位83岁老人的家属敬上”
这封信,只是南翔镇党委书记严健明最近收到的诸多感谢信之一。而其背后,正是南翔镇近年来在努力提升为老服务内涵的一种缩影。在33.4平方公里的南翔镇内,生活着近20万人口。户籍人口超过30%的老龄化,部分老社区甚至高达60%以上的老龄化,给南翔镇直接提出了“养老”的民生考题。
什么才是最好回答?或许从“一餐饭、一张床、一本书”所共同勾画出的15分钟养老圈内,你能找到南翔老人的“幸福圈”。
一餐饭的“有求必应”
炊烟升、饭香飘……对于南翔镇永丰村村民顾老伯来说,这曾是记忆中的最熟悉的场景。不过随着农户集中上楼的到来,这样的生活只能停留在记忆里了。
儿女不在身边,自从老伴去世后,独自居住的他常常三餐变两餐,简单对付一下。直到村民小组长告诉他可以享受“小美爱心餐”,他一开始还不太相信:只深圳生活网要10元不到,就能享受一顿热腾腾的美味午餐,还有志愿者送上门。
事实上,“小美爱心餐”脱胎于2008年南翔镇就已经实行的老年人助餐服务,2017年,通过提质增能,采用“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由专业化的企业来负责配送“小美爱心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则由村、社区志愿者负责配送,供餐的质量与速度明显提升。
“每周五,志愿者们会给我看下周菜单,保证不重样。”和顾老伯一样,每天约有650位老人享受着一餐饭的助餐服务,占65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的4.52%。南翔镇副镇长余群告诉记者,这些志愿者多是生活在同一片社区的热心人,甚至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到最后放心将家门钥匙留给了志愿者。
除了这送上门的一餐饭,在顾老伯的身边,出现了越来越多嵌入式的养老服务设施。比如为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护中心、长者照护之家等等——“跑得动的老人我们欢迎他们走出家门,到这些地方交些好朋友;跑不动的老人我们可以提供一餐饭、一张床,需求不同的老人,都能找到最贴近需求的服务方式。” 严健明如此表示。
37个助餐点,就在老百姓的家门口。除了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城区,哪怕是散居在8个偏远行政村的2800户农户,也能在附近找到助餐服务点。
“这些村民组最远的与宝山顾村交界,最小的行政村静华村只有8家农户,但老人‘只要申请、保证提供’是我们的原则,”余群这样表示。
一张床的“复合渠道”
“老龄化列车”在上海跑得很快——2017年末,上海的老年人口总数达到483.6万,占户籍总人口的33.2%。据预测,到2020年,本市的老年人口将会超过500万。
“南翔的老龄化程度也非常高,截至2018年年底,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20451人,占比30.1%,几乎三人行就有一老。余群告诉记者,比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南华社区,由于地处老城中心,这片社区的老龄化程度高达令人咋舌的60%。
什么样的养老服务才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
“嵌入式的社区养老是上海力推的养老主流模式,但对于基层政府来说,依然要为辖区老人提供更为多元的养老服务菜单,丰富老人的晚年生活。” 在南翔镇党深圳生活网委副书记、镇长吴雪芬看来,解决机构一张床的问题,只是南翔基础性养老服务的托底保障。
南翔福利院与永乐养老院是镇级机构养老服务的两根支柱,核定床位共计780张。“以前的老人总觉得有孩子不能住养老院,而如今不少老人对养老院不再排斥,反而显得床位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在南翔镇2020年的规划深圳生活网中,将启动养老院的增能,计划投入1亿元新建两幢住养楼和一幢综合楼,建成后将提供280张养老床位。
除了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以外,绝大多数的老年人还是居住在家中,生活在村或社区,空巢、独居、高龄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近年来,南翔镇为老服务把更多关注点和发力点,放在“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方面。
2019年4月,位于南翔镇鹤槎路的 “康养社”社区医养服务综合体揭牌,由社区卫生服务站和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毗邻设置,建筑面积800余平方米,这种集健康保健、养老照护、志愿者服务为一体的健康养老新模式,将辐射永丰村、永乐村、东园社区和华猗社区等多个村居,也给老百姓的养老生活多提供了一种可能。
就像机器用久了难免小毛小病,老人的身体机能也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时候,老有所医就显得格外重要。“康养社”正是这种思路下的一种积极补充。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盛飞介绍说,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资源,“康养社”将打通“医养结合”的最后一公里。
“康养社”的建设,推进了社区医疗和社区养老深度融合,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社区居民看病难问题,同时缓解了机构养老供不应求的矛盾,受到了老年朋友们的普遍欢迎。2019年10月,南翔镇东社区“康养社”已开启试运行。2020年,新丰村“康养社”(第一所农村)将于下半年对外试运行。吴雪芬表示,南翔还将结合政府和社会多方面资源,推进“康养社”2.0版、3.0版建设,进一步完善“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让更多的老年人足不出社区就能“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一本书的“多姿多彩”
无论是一餐饭,还是一张床,从人的需求论出发,都还属于物质生活的范畴。可对老年人来说,晚年生活幸福不幸福,精神世界是否满足也是重要的衡量指标。
南翔镇老年学校校长丁雪峰这两年来主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和南翔老人的精神生活打交道,老年学校就是他挥毫泼墨的大舞台。
“划间教室、请位老师、开个课程,这可能是很多老年学校的模板化操作。”在丁雪峰的理念里,老年学校场地有限、师资有限,如果按照传统思路,受益的始终只能是一部分老人。所以在他的办学理念中,始终将老年学校视作为孵化器——老人通过课程学得知识与本领,找到志同道合的老伙伴,共同坚持某项技能的学习,进而回归到社区带动更多同龄人。“在这个过程里,老人们从自我完善走向自我实现。”
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几位零起点钢琴爱好者。从不识五线谱,到自如弹奏“爱的祈祷”,这些老人结束了一年的课程学习后,想继续深造。“老年学校课程是免费公益的,同类课程一年为期结束不再续报,目的是让更多老人能够坐进课堂内。但如果你们能够坚持学习,没有场地和器材的话,我来给你们协调。”整整两年多,这个由钢琴初级班学员和社区爱好者蜕变而来的钢琴沙龙已经成为社区里小有名气的文艺团体,每每活动,都能有几十名的老人济济一堂。
老年学校的教育主管朱惠珍老师告诉记者,老龄化程度居高不下的同时,说明人的预期寿命不断变长,在如此漫长的老年时光里,活出一个有质量的晚年生活很重要,而因兴趣而集结的“朋友圈”能给人很大的精神支持。南华社区的书画工作室、德华社区的网上冲浪、摄影沙龙、老年学校的翔韵诗社……这一个个由社区老人主动发起、自我管理、良性运转的文体团队让人们看到:南翔老人的晚年生活可以如此多姿多彩。
“老年学校资源再多,所能提供的书本、知识或者本领只能是个既定的数量。所以,我们不希望老人‘留’在这里,鼓励他们走出学校,走出社区,让更多老人活出新精彩。”
书记手记:想想自己的父母,就能明白老人需要什么
■ 南翔镇党委书记 严健明
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孩子,但每个人都会有父母,想想自己的父母,很多时候就能明白老人的需要——这是我在为老服务工作中常常自勉的一句话。因此,在着力夯实“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南翔持续加强老龄事业的投入和建设,切实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求实效,务求让老人们体味“幸福感”与“获得感”。
子女们不在身边的白天,老人可以到家门口的老年活动室和老伙伴们聊聊天,或者与日间照护中心签约后成为日托老人,在中心参加丰富有趣的活动。不愿或不方便出门的老人则在家享用“小美爱心餐”。万一有就医需求,则可以通过家庭医生的签约享受日常疾病的检查和向上级医院的绿色通道转诊。
解好为老服务这道题,惠及的是千万个生活、工作在南翔的家庭。同样的,也只有解好为老服务这道题,才能让更多子女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小美南翔”的建设中去。
时代在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种种线下养老空间与载体的建设,是做实“15分钟幸福养老圈”的基石,但智慧的线上平台同样不可少。
2016年,南翔镇“居翔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投入使用,目前已累计提供1225人次便民服务、122032人次主动关爱服务与43人次紧急救援。前阶段,南翔智慧社区“点点通”手机APP开通,为老服务作为重要板块,将“小美爱心餐”、养老资源、养老地图等干货一一囊括。2019年7月,为全镇所有失智老人免费提供便携式防走失定位仪。
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让为老服务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而只有真正精细化地绣好为老服务的每一个针脚,才能真正为南翔勾画出一幅“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