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妄为,封建统治者软弱无能。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受辱,人民遭殃,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空前灾难。英雄的中国人民从不屈服,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一次次浴血奋战,表现出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从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在中国近代史上,孙中山率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被称为“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声”。1911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政府。这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一次伟大而艰巨的探索。可以说,五常城头上的一声枪响,完全意义上拉开了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树立了一座巍峨的里程碑!

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历史条件。

Xi·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力量带领中国人民前进,这个强大的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各种条件。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动摇了反动统治的基础,结束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赋予人民集会结社的权利,为法律意义上政党的产生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和社会条件。民国初年,各种政党如雨后春笋,组织多达300多个,有健全纲领或某纲领的多达35个。辛亥革命为民国初年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许多政党的成立准备了环境条件。同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辛亥革命清理了封建文化的残余,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文化运动时期各种思潮的广泛涌入和传播创造了社会条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渠道。辛亥革命为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重要条件。辛亥革命培养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人才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是由受辛亥革命影响的革命家和青年知识分子组成的。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第一批党员中,直接或间接参加辛亥革命的人数约占三分之一。其中,一类是辛亥革命的直接见证人,如陈独秀、朱德、董、吴等。作为同盟会成员,他们直接领导或参与了辛亥革命,走上了“师俄”之路,在对辛亥革命的实践提炼和反思总结中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二是辛亥革命的间接影响者,如李大钊、蔡和森、何叔衡等人,通过大量涉及进步的书刊或接受团员的精神启蒙,在辛亥革命的思想洗礼中广泛觉醒,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的早期现代化。

Xi·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华民族努力探索的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中国的早期现代化。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赢得了短暂的“黄金期”。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成立了工业部和经济部,颁布了有利于民族复兴的政策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1933年的民国第一次工业普查中,刘大军领导的经济统计研究所的调查人员直接从工厂经理那里收集统计数据。1937年,刘大军公布调查结果(不包括外资企业),记录中资工厂2435家,总资本4.06亿元,员工49万余人。与清末民初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相比,资本总额增长了约3倍,充分体现了民国初年资本主义经济现代化的显著成就。辛亥革命使中国的政治制度由封建帝制变为民主共和,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意识,促进了中国早期政治现代化。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在中国正式确立,“敢为己有者,天下攻之”的民主观念开始深入人心。这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的民主意识,标志着中国社会从专制向民主转变迈出了重要一步,开创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新阶段。此外,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开放和人们的思想解放。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大力革除封建陋习,倡导新的社会风尚。比如废除“跪拜礼”和“大人”、“老爷”等封建称谓;废除奴婢,解放“贱民”;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脚;禁止种植鸦片和吸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等一下。这些措施使社会充满活力,对改变社会风气产生了长远影响。辛亥革命探索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为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不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历史教训,积累了历史经验。

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Xi·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团结一致,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完整的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概念是在辛亥革命时期锻造的,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是在辛亥革命时期逐渐凸显和强化的。

辛亥革命前,梁启超、杨度都不同程度地使用过“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但“中华民族”多指“汉族”。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中国”与“中华民国”旨趣的自觉结合的词语形式,强化了中国人对“中国”一词的认同感,使中国人在考虑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时,倾向于使用“中国”的词语和符号。民国初年,各种以“中国”命名的组织和事物蓬勃发展,如中华书局、中国银行、中国革命党等。这种语言习惯和思维取向使得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概念应运而生,并逐渐传播开来。在这一时期,中国人之所以能够转变思维意识,将“中华民族”视为一个民族共同体,而不是清末“汉族”的称谓,实际上源于孙中山的“五国共和”思想,这一思想是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中提出的。“国家的基础在于人民……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都是一个人”然后临时约法进一步明确“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不分种族、阶级、宗教”。这确认了新国家在法律意义上属于多民族国家,为现代意义上“中华民族”概念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同时也增强了民众对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919年,孙中山主动放弃“五族共和”,正式以“中华民族”的概念取而代之。他提出,“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的意见应该把中国所有的民族融合成一个中华民族”。“民族大熔炉”的理念既突出了孙中山民族-国家同构的立国主题,又更有效地整合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了人们追求国家统一、民族繁荣、社会进步的爱国情结。中国共产党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以社会变革为己任,主动承担起辛亥革命未竟的民族复兴大业。

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的思想自觉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Xi·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历史从来不是平静的,而是充满曲折和艰辛的。”奋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背景。

辛亥革命前,封建社会制度和机制下的“臣民”严格按照儒家“君君、大臣、父子”的规定行事。长期被剥夺参政权利的事实,使他们对周围的社会环境和政治事务感觉麻木不仁,养成了奴性依赖的状态。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国人组织”。既印证了中国人的身份从“臣民”到“人民”的转变,又赋予了人们国家主人的身份,改变了人们的心态。人们从“被动”到“主动”的精神转变,提高了他们参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他们参政的态度可以看出他们思想的觉醒。1915年,北京爆发了反对“二十一条”的外交运动。80万人口的北京市,只有一次大规模集会,人数是30万。在天津,有几次大规模的集会,每次都超过10万人。当时天津总人口只有70万。可以说,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对人民民主权利的确认,为推动中华民族思想从“自由”走向“自觉”提供了启蒙条件。中国共产党是伴随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思想而诞生的。作为一个具有高度思想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为之不懈奋斗。

辛亥革命对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Xi·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18、19世纪之交,欧美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近代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兴起。在“东方从属于西方”的背景下,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成为殖民侵略和任意屠杀的对象。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势力,有力推动了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洋务派”,在中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家。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亚洲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对亚洲其他被压迫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是世界革命风暴的新源头,与欧洲无产阶级的夺权斗争一起,揭开了世界革命的序幕。列宁曾这样评价以辛亥革命为标志的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开始的整个世界历史的新阶段。\”

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初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极其强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终究是行不通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实践表明,中国革命迫切需要在新的领导下探索新的出路。辛亥革命十年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孙中山未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团结和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作为辛亥革命的最坚定支持者、孙中山先生遗志的忠实继承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坚强领导者,团结和领导着中国人民。经过百年的牺牲、奋斗、创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加完备的制度保障、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更加活跃的精神力量。正如Xi·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康尚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