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达原本是刘璋的部将,刘备占据益州之后,孟达就投奔了刘备。关羽死后,孟达害怕被刘备所杀,就再次投奔了曹魏。在孟达的帮助下,魏军攻下东三郡,换言之由于孟达投降曹魏,使得蜀国丢失了战略要地。
三国墙头草孟达:聪明反被聪明误,被司马懿、诸葛亮“联手”剿灭.
在汉末、三国期间,向敌营投诚的将领不在少数,有的将领不仅没有被批判,反而得到了忠义之名,比如关羽,有的将领虽说投敌,但没有遭受非议,比如黄权。
在这其中,还有一类人,他们颠三倒四、反复无常,彻底诠释了墙头草的含义,其代表人物就是孟达。
孟达不救关羽,三次反叛
公元219年,关羽率军围攻襄樊,是时,关羽曾向驻扎在上庸的孟达求援,孟达以上庸刚刚归附,尚未稳固为借口,拒绝出兵。
不久之后,关羽战败,被吕蒙所杀,一定程度上说,此次失利,孟达要负一定责任,如果孟达出兵援助,关羽断然不会败得那般惨烈。
刘备因为关羽的死,对孟达也是十分不悦。孟达原本是刘璋的部将,刘备占据益州之后,孟达就投奔了刘备。关羽死后,孟达害怕被刘备所杀,就再次投奔了曹魏。
孟达投奔曹魏之时,手中也是有投名状的,那就是被蜀军占据不久的东三郡(上庸、房陵、西城)。
不久之后,在孟达的帮助下,魏军攻下东三郡,曹丕大喜,改三郡为新城,并命孟达为新城太守,防范蜀军。换言之,由于孟达投降曹魏,使得蜀国丢失了战略要地。
曹丕对孟达不薄,孟达也视曹丕为最大倚仗。曹丕的战略意图,类似于“以夷制夷”,就是利用孟达来制约蜀军,事实上,曹丕对孟达的信任也是有所保留的。
然而,在公元226年,曹丕病逝,孟达失去了曹丕这个大靠山,其好友桓阶、夏侯尚也已去世。
换句话讲,在曹丕去世后,孟达在一定时间内,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于是,孟达又想要回归蜀汉。
诚然,孟达就是一根名副其实的墙头草,尽管三国的局势尔虞我诈,但对于这种人,各方势力都是十分反感的。孟达得罪过蜀国,所以他还准备了第二套方案,就是投靠东吴。
史料记载:“吴王孙权亦招之,达遂背魏,通吴、蜀。”
在孟达看来,魏国可能是待不下去了,而如果无法回归蜀国,那就改投东吴,这明显不是脚踏两只船的问题,甚至是三只船。
诸葛亮暗中下绊子
起初,诸葛亮还是寄希望于孟达能回到蜀国,对国家利益而言,孟达的回归,可以让蜀国收回东三郡,这对于蜀国的整个战略布局是十分有利的,可是诸葛亮对孟达这个人极为不信任。
在经过仔细思量后,诸葛亮认为留下孟达,弊大于利,倘若孟达再来个两面三刀,和东吴勾搭连环,东三郡不仅拿不回来,反而会导致蜀军投鼠忌器、极为被动。
于是,诸葛亮决定使用离间计,借助曹魏的手,除掉孟达这个叛徒。
史料记载“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蜀相诸葛亮恶其反覆,又虑其为患。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诈降,过仪,因漏泄其谋。达闻其谋漏泄,将举兵。”
孟达和魏兴太守申仪有仇,于是,诸葛亮派出郭模假装投奔魏国,并将孟达要反叛的消息告诉了申仪。
诸葛亮很清楚,鉴于孟达和申仪的仇怨,申仪必定会借此机会予以报复,所以很快,孟达要造反的消息传到了司马懿耳中。
司马懿作为三国的顶级谋臣,很快就分析出了事情的原委,不论孟达想要投靠蜀国还是吴国,损失最大的还是魏国。
所以,想要阻止孟达叛乱,那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出兵,如果没有抓住时机,后果也是难以预料的。
司马懿急行军覆灭孟达
很快,耳目灵通的孟达,得知他要归蜀的计划泄露,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他决定马上起兵。我们推测,当时的孟达,还不知道要坑他的正是诸葛亮。
在很早之前,司马懿就发觉孟达很不靠谱,不仅见风使舵,而且毫无诚意可言。司马懿向魏明帝曹睿上奏,建议其除掉孟达,但曹睿没有同意。
时至今日,孟达马上要叛乱,也容不得司马懿再多想,必须尽快行动。司马懿考虑得还是比较周全的,第一,他马上写了封信安抚孟达,信中是这样写的:
“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
大致的意思就是,我们魏国对于将军还是很信任的,否则也不会将三郡之地委托给将军,而诸葛亮想要挑拨起你和魏国的关系。
孟达见到司马懿的信,又开始犹豫了,随即暂缓发兵。与此同时,司马懿马上将此事上奏皇帝,表明要出兵的理由,并立即派兵以急行军的速度奔赴孟达所部。
在司马懿看来,孟达是不值得信任的,留着他继续耍宝对魏国是百害而无一利,只有先占据东三郡,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当时,司马懿的军队离着孟达有一千两百里,在孟达想来,如果司马懿真的要出兵,最少也要一个月的时间,但预料不到的是,司马懿的军队仅仅用八天,就赶到了宛城。
魏军马上开始攻城,足足打了16天,孟达终于支撑不住了,加之由于其两面三刀的个性,他的外甥邓贤、部将李辅等人打开了城门,最终,孟达被司马懿斩杀。
正所谓人无信而不立,业无信而不兴,尽管司马懿、诸葛亮都是玩权谋的高手,三国之间也充斥着尔虞我诈的陷阱。
但那些阴谋诡计主要是针对的敌人,而在自己阵营内部,最重要的则是团结,孟达这种墙头草,不论在哪里都不会受人尊重,这种人的结局大多也是以败亡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