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一词由英文 Bluetooth 音译而来,字面意思就是「蓝色的牙齿」,那么一项无线通信技术为什么要采用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呢?
首先要从中世纪的欧洲说起,在公元 10 世纪,维京海盗横行整个欧洲大陆,一位丹麦国王统一了北欧各部,将挪威、瑞典、芬兰所在区域同一为一个完整国家。他的真实姓名并不为人熟知,但据传这位国王有一个牙齿是蓝色的,被人们称作「Harald Bluetooth」(丹麦语)。
1996 年,英特尔(美国)、诺基亚(芬兰)、爱立信(瑞典)及东芝(日本)都在分别研制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但四家国内公司所使用的方法彼此互不兼容,这样就意味着用户购买的不同设备可能无法便捷地传输文件。
如果放任这样的情况继续发展,既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也不利于这几家公司的发展,于是四家公司打算商议放弃各家原有的技术,转而协商一种全新的通用技术方案。
1997 年英特尔的一个工程师卡戴克与爱立信的马蒂森相约前往酒吧,在交谈当中,马蒂森聊到了瑞典当地的历史故事,提到了「The Long Ship」的一本小说,其中讲述了哈拉尔蓝牙王统治期间发生的故事。
卡戴克认为四家公司现在的努力与当时蓝牙王的行为不谋而合。于是在随后的一次会议中,卡戴克提议使用「Bluetooth」(蓝牙)作为新的技术标准的名称,正如当年蓝牙王一统北欧大陆一般,四家公司汇聚一堂,同意了全球短距离无线通信方案,结束了多种标准各行其道的混乱场面。
至今仍作为主流短距离传输标准的「蓝牙」一次总算确定下来,至于「蓝牙」的图标其实也与蓝牙王有关,蓝牙王名叫「Harald Blustooth」,首字母为「H」与「B」,将它们的古芬兰字母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蓝牙的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