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股份是全球单晶硅和组件的最大制造商,拥有完整光伏产业链。在收购森特股份和设立隆基氢能科技公司后,推进光伏+氢能产业战略。
实际控制人李振国、李喜燕夫妻持股19.1%,联合创始人李春安、钟宝申持股2.11%和1.66%,高瓴资本持股5.85%。
隆基之名源于兰州大学老校长江隆基,三个主要创始人李振国、李春安、钟宝申皆是1990届兰州大学物理系半导体材料专业同窗同学。
2000年李振国成立西发新盟电子公司,2007年钟宝申加入后,确定了光伏单晶硅片技术路线,遵从约定更名为西安隆基。
隆基股份核心产品是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2020年单晶硅片产85GW,单晶电池30GW,单晶组件50GW。
单晶硅棒、硅片生产基地集中于陕西的西安、宁夏的银川及中宁、云南的丽江、保山、曲靖及楚雄、江苏的无锡和马来西亚的古晋;单晶电池基地分布在陕西西安、宁夏银川、江苏泰州、马来西亚古晋和越南的北江;组件基地位于安徽滁州、浙江衢州和嘉兴、江苏泰州、陕西的西安和咸阳、山西大同、马来西亚古晋和越南北江。
2020年硅片出货约58.15GW约100亿片,分为166硅片尺寸和182尺寸,毛利率30.36%。组件出货量24.53GW,毛利率20.53%;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53.8%,美国市场出货约2.5GW。
隆基股份由单晶硅片而切入下游组件,再至电池硅片,构建了硅片+电池+组件中下游核心供应链,形成上下游产业联动,并通过培育设备厂和签订长单进行供应链管理。
隆基电池新项目产能53GW,新项目均将采用N型单晶新电池技术,银川3GW项目2021年投产,西咸15GW、曲靖20GW及银川二期5GW将根据银川项目运营情况2022年陆续投产。
公司研发的单晶PERC技术经第三方测试机构TÜV莱茵测试认证,电池最高效率24.06%,已接近单结晶体硅电池效率理论极限29%。2021年6月,刷新TOPcon电池,P型TOPcon电池,HJT电池三项世界效率记录,其中HJT电池效率达到25.26%。
在隆基股份的商业逻辑里,最擅长于赚取产业技术进步的利润。它培育了连城数控和青岛高测做金刚线、切片机的供应商,使它首家实现100%金刚线切割的公司,赚取了2-3年技术进步利润;与北方华创共同研发单晶炉,大幅降低了单晶炉设备成本。
另外一个商业逻辑用长单来管理供应链风险,2009年在多数头部企业都与硅料厂商签订锁价锁量的长单时,公司慎重考虑后认为硅料价格终会回归理性,签订了锁量不锁价长单,避尚德的悲剧。
2018年531新政后,与美国地面电站开发商签订了组件长单销售合同。
2019年起随着单晶硅片行业出现新进入者,公司与多个电池生产商签订了硅片长单销售合同,预判未来2-3年硅料、玻璃可能出现短缺,与多家供应商签订了长单采购合同。
2020年它除签订长单外,公司还充分根据对原材料价格走势判断进行适时库存调整,以此达到平滑生产成本。
隆基是一个聪明的商业公司,它收购了SunEdison公司在马来西亚古晋公司的资产,以此绕过各类针对中国的产品关税;收购宁波宜则新能源100%股权,宁波宜则在越南光伏电池产能超3GW,组件产能7GW,对冲海外出货量风险。
隆基在单晶技术掌握多项核心技术:硅棒端的RCZ技术(多次装料拉晶技术)、硅片端的金刚线切割技术、电池端的PERC电池技术。这构成了它的护城河。
它的硅棒新原则RCZ技术,使单个工艺循环的拉棒数量已经从一根硅棒增长到最多九根硅棒;硅片端金刚线切割技术,金刚线切割比砂浆切割速度快4-5倍,成本由500元/km降低至了50元/km;电池端PERC技术,用在多晶电池上只能提效0.6-0.8%,但用在单晶上可提效0.8%-1%。
隆基还布局了氢能产业,成立了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收购了森特股份,发展光伏+氢能的产业机遇。
2010年至2020年,收入从16.52亿元至545.83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37.43%;净利润从4.47亿元至87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30.98%,是少有上市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公司。
除2012年首发上市募得资金15.75亿元外,隆基股份进行过2次定向增发、1次配股、及4次债券融资,直接融资额约196.9亿元;分红8次约35亿元,分红率14.09%。
隆基股份可比公司是中环股份、晶澳科技、通威股份、天合光能、阳光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