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Q:
三十岁了,我还是个普通人……这辈子是不是就完了?

A:
我们之前或许受“出名要趁早”这句话的影响太大了,所以才觉得三十岁已经很老了。实际上按照现在的科学发展程度,人类的寿命会逐渐变长,甚至以后三十岁有可能会被定义为青春期。所以不要给自己划定界限,重要的是手头上正在做的事,朝自己心中的方向努力。如果人生没有目标,那才真的是完了。

精 华 解 读

你对“不惑”和“知天命”是不是有误解?

很多人把“不惑”理解为不困惑,即什么事都明白。这个世界上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还有很多,且事物更新如此之快,怎么可能一到四十岁就自动明白呢?不惑的真正含义是“不惑于外物”,也就是没有年轻时那么多的欲望,也不再会被轻易诱惑。而“知天命”的含义不是五十岁时人生就已定型,再努力也没用了,而是人过半百之后,我们能够真正了解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放过自己”,从容地活在当下。

原 句 译 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终于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学习比玩、打麻将、玩游戏有乐趣),并且立志于此;三十岁时有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领;四十岁时,我已经不会轻易被外物诱惑(稳重、价值观,使命。不要都依赖钱财);五十岁时,我学会和自己和解(丹上位和上帝和解);六十岁时,在别人说的难听话时,可以听出道理(孔子,若丧家之犬)。七十岁时,我已经能做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是不会给他人造成伤害,也不会触

02.《为政篇》

子曰:君子不器。

Q:
年龄越来越大,新人来越牛越来越牛,我该如何应对”中年危机“?

A:
“中年危机”的根本原因其实是“能力陷阱”,也就是你认为自己只要有某一项专长,这辈子靠它来养家糊口就够了。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想法,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单一技能的人会最先被替代。想要对抗中年危机,只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断开发自己多方面的潜能,成为一个“斜杠青年”才可以。推荐你读《能力陷阱》

精 华 解 读

“君子不器”对领导力是有要求的!

基层员工不能把自己当成器物,要注意开发自己多方面的潜能。同样地,领导者也应该看到员工多方面的才华,而且要尽力开发他们的潜能。一个公司能够做大做强,根源在于员工能够不断成长,越来越强。好的领导,其实也应该是一个好的导师。

原 句 译 文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只有某一方面的专长,那就成为一个脆弱的器物了。(我是一个人,我不只是教书匠、政客、要丰富选择。反脆弱、有限无限游戏。想做什么去做。实现自己的梦想。即可以是会计、营销、程序员。也可以写小说、美食家、健身教练)”

03.《学而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单位、事业),能致起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Q1:孝,是孝心重要还是行为重要?

A:
事父母能竭其力:古代有一句话讲叫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就是孝顺这件事,你只能够看心,你不能够看行为,你要看行为,你会发现那寒门就没有孝顺的人。因为可能能力做不到。你要看到这个人是不是在真心地为父母竭尽全力。

Q2:如何看待一个人没学历?

A: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没有学历不代表没有学习。就算一个人没有文凭、没有学历,但是他也是学了东西,在对待家人、国家和亲族朋友各方面都表现得很好,那这种人一样会被认可和尊敬。

精 华 解 读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的四个层面
①关注内在的东西,不对外在过分执着
②没有高能力,买不起大房子,也能做到孝
③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很重要
④交朋友要做到言而有信

原 句 译 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关注内在的好的东西,用对内在的关注替换对外在的执着(自己喜欢的人要基于内在。喜欢内在,还是外在。);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不遗余力;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04.《学而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Q1:什么是重,如何做到“重”?

A:
“重”是什么呢?安稳、踏实。它的背后,有这么一个东西,就是有原则、有立场。不能够像墙头草一样随风飘摇,不轻易被利益所诱惑。

Q2:“无友不如己者”是说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吗?

A:
苏东坡也对此提过质疑,说如果是这样,那你跟比自己强的人交朋友,他凭什么和你交朋友呢?

后来有人重新解释“无友不如己者”,意思是:你的朋友,总有某些方面比你强,所以,要多去看朋友身上比你强的那一部分,那么没有朋友不比你强。

而我的理解是:这里的“友”是动词,主动结交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并不拒绝身边的朋友,比如同学、发小,但为了进步,以忠信为原则,需要主动结交比自己强的人(朋生麻中,不扶自直)。

Q3:怎么正确地看待犯错这件事?

A:
过,则勿惮改:惮是忌讳的意思。就是如果你犯错了,不要忌讳这件事。这就像我们讲过的《终身成长》这本书说,错误是我们学习的机会。

如果面对错误,我们的第一种反应是生气、掩饰,你发现错误会越来越大,你需要花更大的力气去弥补它(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原 句 译 文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的知识也不会很扎实(遇到压力、欲望、要把自己的原则,信念变成自己的血液,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口头禅。为什么苏东坡、陶渊明为什么受人们喜爱,自己的作品不是自己的诗和小说,而是自己的人生,自己的人生,佐证了自己的诗篇);要以忠信为原则,去主动结交比自己强的人;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05.《里仁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Q:
我在公司已经够积极、够努力了,老板为啥还不给我升职加薪?

A:
这时候应该问问自己,我了解自己的目标职位吗?我能够承担这个职位的压力和风险吗?我升职后,会给公司带来哪些改善或利益?这么一想,心里有没有觉得沉甸甸的?是不是觉得自己要开始做出一些行动了呢?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这句话会让你受益终生。

精 华 解 读

职场焦虑的本质:想得到,但是懒得做到

我们见过很多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最后“泯然众人矣”,原因是什么呢?很有可能是被自己的烦躁打垮了。想要和得到之间从来都有一个词:做到。当外部环境的变化无法把控时,正面应对那些麻烦,只做“影响圈”的事,专注于完成自己能完成的小目标,情况总会慢慢改善的。推荐你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原 句 译 文

孔子说:“不要担心坐不上那个位子,你要担心的是,自己能凭借什么能力坐稳这个位子呢?不要担心别人都不知道你的存在,你要问问自己,你有什么好让别人知道的?(每一个人都有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

06.《雍也篇》

袁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

Q:
人啊,同一件事为什么总是一错再错?

A:
上一次犯错时,你是如何处理的呢?是甩锅给别人或者找个人撒撒气吗?那么你很有可能会陷入到“踢猫效应”的糟糕循环之中,下次碰到同样的事情估计还会再搞砸。如果我们能“闻过则喜”,弄清楚错误发生的原因,把犯错当成一次提升自己的机会,那自然会从这个怪圈当中走出来。

精 华 解 读

只有“不迁怒”,才能“不贰过”。

你有没有怀疑,孔子这句“未闻好学者”是不是有点太狠了?除了颜回,孔子明明还有很多其他优秀的学生啊!第一个原因,可能是鲁哀公问这句话的时候颜回刚刚去世,孔子痛失爱徒,太伤心了才会这么说。还有一个原因,“不迁怒”和“不贰过”这种品质实在是太难得了,因为只有先做到犯了错不拿别人撒气,自己才会得到修炼和提升。孔子可能觉得自己都做不到这点,而颜回却能做到,因此才如此盛赞他。

原 句 译 文

鲁哀公问:“你的学生里谁最好学?”孔子说:“颜回是最好学的,出了什么事,他从不拿别人撒气,同样的过错也不会再犯,可惜寿命太短了。从他以后,我再没见过真正好学的人了!”

07.《公冶长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Q:
你说我“低三下四”?为了生活,我有什么办法?

A:
很多人说孔子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做过销售行业吗?他需要跟客户打交道来赚钱吗?我不哄着对方开心单子能签下来吗?实际上,高段位的销售人员真的能够做到“不卑不亢地让你付钱”,但这是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结果。我们可以把“站着挣钱”当作职业生涯的目标,努力去实现,而不是否定它的存在。

原 句 译 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表情谄媚、恭敬到了低三下四的程度,这种人,左丘明看不上,我也看不上;明明都已经讨厌某个人了,还装出一副对他很友好的样子,这种人,左丘明看不上,我也看不上。”

08.《为政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Q:
努力让父母住好、吃好、喝好,这就已经是孝顺了吧?

A:
孔子认为,你在养一个宠物的时候也能让它“吃好、喝好、住好”,那如何与孝顺区别开来呢?那就是“色难”,即对父母保持和颜悦色。我们的本事日渐增长,而父母却在日渐老去,越来越需要我们,也越来越像个小孩。有时他们的行为会很容易让我们生气,甚至会责怪他们。如果这个时候我们依旧能保持“和颜悦色”,尊重父母的生活方式,替他们解决麻烦,这才是真正的孝顺。(为什么色难,因为老年人给我们带来,因为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状态会越来越不好,小孩子能给我们带来失望,因此我们更加要注意自己对待老人的态度)

原 句 译 文

子夏问孔子什么才是孝顺。孔子说:“能一直保持悦色是最重要的事情。你或许能够伺候好父母,让他们衣食无忧。可是如果不能让他们的心情也愉快,难道这就是孝顺了吗?”

09.《八佾篇》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Q:
为什么有的演员已经哭得很惨了,我们还是觉得Ta演技不行?

A:
孔子认为,好的艺术作品应该像《关雎》带给我们的感觉一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切都是自然流露,不温不火。(感情是自然感情的流露,发自本心的快乐,发自本心的痛苦)有时一个演员能哭得出来,但却哭得太过火了,不是剧情本身的需要,而是演员本身情感的发泄,这时观众才会觉得很“跳戏”。当然,这都是需要慢慢修炼的。

原 句 译 文

孔子说:“《关雎》给我的感觉是有快乐又有悲伤,但是都不泛滥,恰到好处。

10.《述而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Q:
为什么很多学生时代很有趣的人,工作几年之后都原来越无聊了?

A:
“志于道,游于艺”是孔子对于自己学生的要求。你或许会忙于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但也不要忘了在百忙之中广泛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这样才不会把日子过“死”了。

精 华 解 读

“志于道”的本质:理想不要太单薄。

如果你的人生目标是有车有房等等物质层面的东西,那你会发现,实现的过程很痛苦,实现了之后,你也不会因此而快乐很久。如果你把目标设立得“丰满”一些,比如:追求世界的真理、成为一个对他人有帮助的人、学会快乐等等,那么你会发现,在无限接近于人生目标的道路上,你一直都会过得很充实。

原 句 译 文

孔子说:“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心怀仁慈和友爱,爱好广泛、品味高雅。”


以上文章内容主要来自于樊登读书APP,樊登老师的讲解课件,希望能帮助更多人了解《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