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很多人都非常关注养老问题,为了让自己的老年生活得到基本保证,不少人会选择交纳社保,想必很多朋友都有听说社保有一档,二档、三档之分,那么社保一档、二档、三档的差距有多大呢?

人们常说的社保缴费分为一档,二档、三档,其实是指社保按照60%、80%、100%缴费基数缴纳,这种缴费标准之分其实是不太正确的,因为实际上我国社保缴费分为很多个档次,对于城镇职工来说,我们的社保缴费基数都是根据本人实际工资来确定的,而对于灵活就业参保者来说,参保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缴费基数,不过为了不使养老金的差距太大,各地区对于社保缴费基数有最低最高限,这个限额是根据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来确定的,缴费范围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当地规定的社保缴费基数范围内选择任意缴费标准,很显然,对于灵活就业参保者而言,社保缴费档次不仅限于60%,80%,100%的标准。

很多人在缴纳社保时,会比较犹豫选择哪个档次的缴费基数,其实这主要看参保人员自身需求,如果经济状况一般,那么可以考虑选择按照60%的档次来参保,这样每月所缴纳的社保费用就低一些,对于参保者来说,承担的缴费压力要小一些。

如果参保者经济条件比较好,又希望自己退休后可以多领取一点养老金,那么建议可以选择较高档次的缴费基数,因为我国养老保险遵循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缴费基数越高,那么退休后所领取的养老金待遇就越高。

根据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看出,社保缴费平均指数是影响养老金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缴费基数则是影响平均缴费指数的因素,所以要想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比较多,那么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提高社保缴费基数。